文明社会,文明城市,人性化的设计和出行方便生活。因此,城市设计和规划越来越重视人们的体验。如今,城市中的无障碍设施建设已成为考察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盲道作为其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不仅从意义上,还是从出发点来看,都有存在的价值。尤其是,“全国文明城市”的评选,在考核项目中,盲道的覆盖率是城市是否文明的重要指标。无论盲道是否设计合理,是否适宜实用,只要有,就可以申报。盲道越来越成为政绩的推手,成为城市的鸡肋。设计者或者建设者们在铺上盲道的时候,是否考虑过真的有盲人在上面行走过?是否安全?盲道除了观赏性,真的有存在的价值吗?
盲人走在这样的路上只怕是要撞得头破血流
机动车肆意乱停也让盲道变得形同鸡肋
这样的盲道还不如没有
百度百科解释盲道“是专门帮助盲人行走的道路设施……1961年美国制定了世界上第一个《无障碍标准》。1991年北京建成国内首条盲道。2001年8月1日《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在中国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安全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城市主要道路的人行道,应当按照规划设置盲道。"但事实上因在百姓中间宣传力度不够等原因,国内城市大规模的盲道建设对盲人行路并未产生很大帮助。”
2014年数据显示,我国约有视残者1731万人。平均每百万人口有盲人3800人。每年新增盲人约45万,至2020年,盲人总数预计将达2000万。这么多人真的敢独自行走在大街上吗?我们来看看随手拍的盲道的状况。

走着走着没路了。

盲道中间出现井盖已经是很温柔的现象了

修补后的盲道和挡住去路的台阶。究竟是先有的谁?

这条盲道是要盲人练习“穿墙术”

盲道的黄色成为地砖红黄蓝的点缀
这只不过是城市的一个掠影,随便看看,就能发现无数问题。这样的路,盲人敢走吗?再加上马路上司机的戾气和不文明,如果一个盲人独自上街,只怕有去无回。而如果有亲属陪同,那盲道的意义又何在呢?只不过是看着好看,算作的文明城市的花色道路的一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