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文学,何必在意“诺贝尔奖”

(2008-11-26 18:55:09)
标签:

诺贝尔奖

中国文学

茅盾文学奖

老花镜

本土

文化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着几千年的传统思维,自然不是那些对东方文明知之甚少的几个瑞典老头所能参悟明白。就好像我们学习汉语,学习汉字,我们自然对我们所熟悉的东西和表达的方式很容易理解和进入角色,这种理解和进入的历史比诺贝尔本人要早数十代或者上百代。而那些自诩为很“公正”的评委,我们不可否认都有自己的地位和声望,在某些国际的“潜规则”下,自然顺理成章地会对自己熟悉的思想和文化给予好评,也许这就是中国人很难获得诺贝尔奖的青睐,因为我们很“东方”,我们的思维和文化很难和西方接轨,或者我们根本不屑于接轨。
    不可否认的是我们本土的“茅盾文学奖”每况愈下,获奖作品越来越不待见,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对本土作品爱的深沉。而那些西方的,欧美的“诺贝尔奖”作品,我们在承认人家写的不错的同时,比较一下,其实也不过如此,拿到中国,还未见得能入我们的法眼。中国人太在意外来的、舶来的东西,好像在国外获奖就比国内叫的响亮,其实我们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丝毫不逊色外国的那些东西。文字是注重心灵的,只要我们能读透读懂作者表达的思想,就是对作者最大的尊重。读者最有发言权,那些花了眼的外国老人,他们真的会戴上老花镜去一个字一个字地看吗?他们是一本一本大海捞针一样读了全球作家的书吗?也许他们压根就没看过作者的书,那么他们所颁发的奖项,除了证明他们的身份,还有什么意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