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在你心中分量很重没错,这谁也不可否认。你对这部巨著情有独钟没错,这谁也不可否认。你痴迷钟爱八七版没错,那确实是人们心目中的经典。可是你没有理由阻挠重新拍摄红楼梦。难道人家想把自己心中的影像表达出来有错啦?难道人家李旭丹闵春晓想圆自己的红楼情结有错啦?其实谁都没有错嘛,只是有人跟风就是雨,看哪边热闹就墙头草顺着哪边倒,还态度坚决地声称重拍就是糟蹋经典。难不成你有先见之明预测到新版注定失败啦?难不成什么都没有就是经典啦?难不成你要做了导演就是经典啦?归根结底的说,吃不到的葡萄自然是酸的,这是好多人的劣根性。
说到重拍我是这样看:早些年好多的艺术家巨匠都到国外观摩,莎士比亚的剧作好多的版本,很多的国家都在演。于是就感叹说,我们的古典艺术也达到了顶峰,为什么就没有更多的形式去表现呢?于是回来就建议就筹备用一种新的方式去演绎。于是就好啦,电影电视越剧话剧小人书,一个都不能少。于是呢,那个年代的东西由于观众选择角度的单一,只能用这种方式打发无聊,好多的东西在人们心目中就成了经典。倘若那个年代电视也有很多的频道,人们也有很多的娱乐方式,很难说会有几个人关注。单说红楼梦,普及的只有这个八七版,其中虽然制作严谨,还是有很多的疏忽和不如意。但是这并没有抹杀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我更相信人们对他的钟爱和忘怀其实是对青春年华的一种眷恋。童年时代的印象一直是最美丽的,八七版得天独厚,占据了最有利的位置。
我支持重拍。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经典,能从中借鉴和欣赏并且发现原著中最完美的注解,是对红学爱好者最好的演绎方式。比如华视版我就发现里面延伸了原著中所没有的种种细节,而且刻画的很细微很入神。相反的八七版也不能说很终于原著,不但拍摄手法老套,在后段的部分也极尽离奇拖沓和古怪之长。很难讲当时的那些红学家是不是在混饭吃,竟然研究出这么个不伦不类的结局。
我支持重拍,但是我不支持周岭做顾问,有不明白的地方问问他可以,但是不能依仗他的身份处处的请教。在看红楼梦中人的时候我就发现了这一点,周岭不是在创新,而是还在延续八七版的老套路,从他对演员的刻薄和一味的追求心目中的形象上看,他在选陈晓旭,他在选张莉,他在选欧阳奋强,难保着他还在选邓婕袁玫等人。周岭固然是红学家,但是连周汝昌都一身的诟病,周岭如今出头,实在是趟混水惹了一身的不是。单看他对红楼梦中人选手的刻薄就看的出来,他在时刻卖弄自己的同时还借着评委的身份打压人。比如对于选手充分发挥想象延伸角色这一章,选手们都想尽办法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角色的想法和行为,周岭一贯打压,只要是行动上哪怕是说话上稍微有纰漏就要大肆抨击,实在是红学中的毒舌评委。于是我就想,我们这是重拍呀,我们不是在重复呀。我们今天所做的要有这个年代的个性和意义,我们是为了能在新时代重新审视清朝中叶作家的思路和感受,而不是再现八七版的场景和情状。虽然我们不能完全推翻旧作的老套路,但是我们更应该全心全意地去创新。无论拍摄的结果如何,我都相信那是凝聚了千万人的心血和期望而成。所以,不管结果如何,只要不是周岭编剧,无论谁演,我都支持重拍红楼梦。

李旭丹的照片。很奇怪人们谈到新版《红楼梦》总要说“超越”二字,不自觉的要进行比较。谁说要超越了呢?谁说要比较了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