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想起了前一阵子和远足者们一起去爬山,流连于晨钟暮鼓的寺院之间,心甚向往之的事来。说起原由,怕是很长。但是我一直觉得自己有慧根,每每在看那些古典小说的时候,说到男主角面貌清奇,白白净净,我就觉得是在说我。对比一下,确实还有很多事情和那男主人公对的上路。因此我就觉得自己必是与大家不太一样的。
而天降大任于斯之时,却忽略了漫长的等待也是一种痛苦和磨难,因此我就备加珍惜此刻的心境。终于茫然四顾之时,发现自己原来辜负了自己。大好的江山,似乎顷刻之间变了颜色,不为我所喜欢。觉得没有依靠,自己的心灵过于空虚,似乎有很多的抱负,却都变成了包袱,压的透不过气。苦苦的思索了很多,也许还是浮躁的心在占据,而不能安静下来仔细的思考。可是人常说,年轻的时候不气盛一点,难道要年老的时候去后悔吗?总是有很多的理由在辩论,我就更加的糊涂。
于是在那天登山的时候,我就特意的留心看看寺院。其实在我心里,一直崇尚道家的修为,羽化成仙,飘然于三山五岳之间是我的梦想。何况古人李白又是道家的忠实拥护者,再就是仙啊神啊的很多理想的东西在脑子里幻觉的十分美丽十分的诱惑人心,因此我打小就喜欢那些在天上飞来飞去的真人,因此也就爱上修习身性和五行遁术什么的。可是目今来说,道家的理论似乎不太吃香,人们所信仰的,都是吃斋求果报的佛教东西。我就随众些,读了些佛经。记得范文澜在写中国通史的时候,为了更深入地抨击敌人,特意带着批判的眼光研读了很多的佛经,因此他的通史第二编就写的十分出色。可是毕竟时代变了,尽管也是批判阅读,可是里面有些精髓的理论东西,确实还是值得借鉴。不然《金刚经》也不会被列为研究中国的必读书籍之一。我不是十分的推崇佛教的因果报应的,但是屏弃了一些的糟粕,我发现有很多理论在平时可以使自己提升一下品位和档次,因此也就随意的记了些,终究是目的不纯,也许是亵渎了神灵,我就有些命运乖蹇。
但是那天人们都在匆匆忙忙地走,无暇顾及游览。再说也是经常来,似乎熟悉的地方也就没有景致可供观玩,我也就未能如愿地仔细瞻仰并且许下心愿。一路逶迤下来,终于到了几乎是出口的位置,发现有一个洞,竟然是供着一些的神灵,我就动了参拜之心,想着许个心愿,不论成败,毕竟也是一个心意。
走进去。很小的一个洞。小的仅容转身。我仰头诚惶诚恐地观望了一下,一瞬间竟然有些害怕。是那种肃然和沉静,让我一下子静下来。我看到虽然不算巨大的佛像,高高在上。笑眯眯地看着我,心里很紧张,竟然不知道说什么好。
一切似乎都变的俗不可耐。包括语言。而我还结结巴巴地说了一声:保佑我中五百万。然后我就磕头。五体投地。磕完了头,有一阵的眩晕。我跪在那里,一时思绪万千。
那天很冷,白天的气温也在零下徘徊。更加清冷的山洞里,我,一个方外俗人,求了一件更加俗的愿望。我觉得自己十分卑小。在佛前,在能洞穿人心里的佛前,我就是一个红尘俗子。在这之前我还觉得自己有慧根。静下来,一刹那,什么都不存在。
佛是知道你在想什么的。佛是愿意帮助那些善良,正直,勇敢,勤劳,智慧的人们的。你在他面前什么都不用说。他就在你的心里。你想什么他都知道。你做下了什么事,佛都知道。
洞外没有一点声音,人们都已远去。我非常喜欢这种静,我觉得是一种最高的享受,是人可以沉思,可以反省,可以安然地体验存在的快感的时候。可惜毕竟身在凡尘,竟然都是一种奢求,我还是要走的。我要追上大家,不然我就掉队了。
走出洞来,外面阳光明媚。回首洞里,各路神祗依然摆着威严的姿势,静侯下一个参拜者。走在路上。我忽然脑海中一片空白,在那如电光闪烁的一瞬间,我是不是觉悟了什么,还是又失去了什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