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上个世纪80年代出生的人,那个时代有很多值得回忆的东西.而最让我难忘和一直萦绕在心头的,郑渊洁应该是比较显眼和万分留恋的.
大概是1991年吧,我读小学的五年级.我兜里有2元钱.自己走着到街里去玩,2元钱对于一个穷孩子来说,也算是一个富饶的中产阶级了.对于生长在辽西的小城市的我来说.能上街里就是相当于进城一样.我走了很远.直到黄昏才想起回家.走着走着,前面有一个小书摊吸引了我的注意.当时都是在大街上摆摊的,不像现在都有了书刊亭.我在那里贪婪的翻看着.最后我选择了三本书,最让我看好的是那本<故事大王>,这可是我闻名已久的。还有一本就是类似于连环画的杂志,现在估计早就不在流通了,但是那里面有我比较欣赏的封神榜的
连载,所以也比较喜欢.最不看好的就是那本<童话大王>我想里面一定是小猫小狗之类的童话,虽然自己已经十来岁,但是还是比较喜欢童稚一点的东西.看看价格是六角钱,狠狠心也就买下了.回到家废寝忘食一通看,故事大王几乎翻烂了,都背下来了,连环画也东借西借借丢了,只剩下<童话大王>,我看着里面长长的故事不禁是皱了皱眉头--这也叫童话?这么长!没有小猫小狗狐狸老虎,我真是连看的勇气也没有,还有封二上的作者照片,我总觉得这是一个自费印刷的劣质品.于是将近两个月,我把这本书束之高阁.
寒假上奶奶家,实在是没有意思,想想打发无聊,还是把那本书带去了,心想不好看就给奶奶生炉子点火用.晚上硬着头皮看了看.只看了两页,我就眼睛一亮,屏住呼吸,一路看下去,当时那个故事叫做<保卫叛逆者>,第一个人物是劳勿亮,还有丁照宁婷.我被那滑稽幽默的语言和天马行空的故事情节所吸引,还有那充满离奇的幻想和无拘的思路.真是好书啊!我不禁拍案叫好.然后还有<狗王梦游>等几个童话,但是明显不如前一个了,从那天起我就把这个童话看了又看,几乎也是背下来,我还有意的模仿他的写作方式,我还迫不及待地吵着要回家,好再买下一本是<童话大王>看看这个最终的结局是怎么样.
接着还有<活车>,这也是之后老郑推出的又一力作,我看的热泪盈眶,活车多好啊!我不禁在心里想:老郑,你真是一个神人也!
在上中学的时候,想不到一个同学也是郑渊洁童话迷,对了,忘记说了,由于当时知识水平有限,我还一直把郑渊洁叫做"郑宣洁",我总认为那个字念"宣"---他有好多的以前没有看见过的杂志,我小心的借了来疯狂的阅读.看的是天昏地暗日月无光茶饭不思大小便失调神魂颠倒,并不富裕的我还省吃俭用咬牙狠心零买了一年的<童话大王>。那一年是舒克贝塔的全集,看的我是热血沸腾心潮澎湃高潮一环连着一环,都要崩溃了.可惜第二年老郑宣布暂时停止舒克贝塔一年,再买来看时,全是以前的作品了,我也就没有再买,但是心里还是一直割舍不下.
郑渊洁是我童年和少年的一个重要的影响者,我当时的叛逆思想和与众不同的思维观念就是在那个时代成型的,我一直在默默的关注和支持,以至于上网时还找叫"郑渊洁"或者"皮皮鲁"的QQ朋友聊天,但是他们从来就没有搭理过我.最后的一次看童话大王是在前两年,早就听郑渊洁自己制造诽闻说要封笔,当时百无聊赖的我在一个书刊亭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小心的问:"有<童话大王>吗?"没想到还真有,那一期的连载是<金拇指>这是我遇见的郑的文笔和思路都非常成熟的一个作品.我看的是如饥似渴,当时没有看到前面,可是后面的就已经够精彩了.可惜这个故事结尾有点仓促.我后来在书店看到了这本书的全集,我急忙翻开,就站着一直看到完.了却了心头的一点遗憾.但是紧接着的几个长篇似乎就力道不足了,除了<白客>,什么<病菌集中营>,<鬼车>等是一部不如一部.无论是情节上还是篇幅上还有语言上,都感觉是在堆砌辞藻敷衍读者,我也就没有再坚持.
我看郑的博客,把自己的主页称做"勃客",这个"勃"字,似乎有着一种新的见解,于我而言,在文学上讲,也许郑是经历了人生的旺盛期,作品有所软痿,迫切的希望和需要自己"勃"起来,这真是一个异于寻常的见解.但是从整个方面来讲,还真是很行的通.也许是人成长了,思路变了,或者是社会改变了我们大家,我也看见郑在转变.一向不很张扬在作品里说自己"讨厌与人打交道"的他,现在开始出席各种典礼,为自己制造生气.还有文字也越来越带有"痞子气".这是京城文学界的共性还是个人水平的提高?我还真是很疑惑.
但是无论怎么讲,我还是很喜欢郑渊洁,他好也罢,坏也罢.我记得的,还是在冬天的黄昏,手捧一本质地一般的杂志在津津有味地观看时的喜悦和欢乐.
前一篇:建一个你自己的博客主页
后一篇:新浪的博客首页充满猫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