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走近香山大永安禅寺(下)

标签:
转载 |
分类: 转载 |
↑(50)“眼界宽”为歇山式建筑,外挂楹联“印心含蕴藉,触目喜澄鲜”。
↑(52)在“眼界宽”南侧仰望“薝蔔香林”阁。阁后高处便是“青霞寄逸”楼。
↑(53)“薝蔔香林”是一座三层的六方亭式楼阁,阁外一层前檐悬挂“薝蔔香林”匾,原内供奉观世音菩萨。二层原内供奉无量寿佛、宝胜佛和燃灯佛。三层原内供奉阿弥陀佛、药师佛、秘密佛等佛。
↑(54)站在“薝蔔香林”阁前回望“眼界宽”。其两侧设有环山廊,可直抵“后苑”的最高建筑“青霞寄逸”楼。
↑(55)“后苑”的环山廊,南侧为上行,北侧为下行。在上行前,这个角度能把“眼界宽”、“薝蔔香林”阁、“青霞寄逸”楼纳入同一画面。
↑(56)两侧环山廊各有四十六间。游人可爬爬、停停、歇歇,观赏“后苑”的各个建筑。图中“青霞寄逸”楼下,便是“水月空明殿”(尚未开放)。
↑(57)继续往上攀登,俯瞰“薝蔔香林”阁、“眼界宽”,远处西山层层。
↑(58)站在“青霞寄逸”楼,这里是香山寺中轴线的最高点。天气晴好时,站在此处,北京城尽收眼底,这是寺庙“后苑”的精华之处。
↑(60)俯瞰“薝蔔香林”阁三层外设有扶栏,可供人凭栏远眺。
↑(61)在“流憩亭”拍摄的“薝蔔香林”阁。其两侧假山叠石充满着灵秀之美。
↑(62)在“流憩亭”拍摄的“青霞寄逸”楼。此楼为重檐歇山式建筑,是“后苑”的最高处。
↑(63)楼的下层外挂有“青霞寄逸”匾。原内供紫降香胎佛五尊、铜佛三尊。
↑(65)在“青霞寄逸”楼的南侧望二层也设有扶栏,据说当年乾隆帝曾登楼远眺。
↑(67)俯瞰“后苑”北侧“环山廊”和通往“水月空明殿”的登道。画面下方便是“水月空明殿”屋顶。
↑(68)在顺北侧“环山廊”下行前,俯瞰“薝蔔香林”阁、“眼界宽”及“中寺”的“圆灵应现殿”。背景的蟾蜍峰上,一高一低建有“流憩亭”和“看云起”亭。
↑(70)在北侧“环山廊”仰望“青霞寄逸”楼、“水月空明殿”和“薝蔔香林”阁。
↑(71)俯瞰“眼界宽”。图片下方便是通往“水月空明殿”的登道(尚未开放)。
↑(73)又回到“眼界宽”敞厅北侧,再一次仰望“薝蔔香林”阁、“青霞寄逸”楼该结束香山寺的拍摄了。
↑(74)由“天王殿”下通过“双清别墅”院内向西侧台阶出寺庙院墙,在沿山路攀登,就可以来到“流憩亭”。
图为以“流憩亭”作框架结构拍摄的香山寺俯瞰图。
↑(76)沿山路下行可来到“看云起”亭。图为在“看云起”亭内眺望香山寺。
↑(77)在“看云起”亭可看到寺庙经幡,不少建筑都掩没在古树丛中。
↑(78)在“看云起”亭看香山全景,右上角远处的山峰,即香山主峰——香炉峰。右侧半山腰的就是“流憩亭”。
温馨提示:香山寺每日9:30开门接待游客,下午3:30停止进客。周一闭馆。
拍摄时间上午为佳,下午太阳就转到山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