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颐和园四大部洲】红绿黑白梵塔-日月殿

(2012-07-26 05:10:01)
标签:

四大部洲

颐和园

陆中摄影

陆中博客

陆中

旅游

分类: 发现北京

四大部洲建筑群始建于乾隆年间,是一组典型的藏传佛教建筑,是万寿山后山中轴线上主建筑群,包含大小建筑19座。1860年,四大部洲建筑群遭到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四年(1888年),复建香岩宗印之阁与南山门。1980年,修缮了四大部洲、八小部洲和4座梵塔,形成今天的格局。

中心为象征须弥山的佛殿香岩宗印之阁,四大部洲的建筑平面分别为正方、三角、圆、半圆形,以对应地、火、水、风,日台、月台及红、绿、黑、白四座梵塔构成了四大部洲建筑群。该建筑群融合汉藏两地建筑特点,依山而建,具有鲜明的色彩和宏伟的气势。

 [【颐和园四大部洲】红绿黑白梵塔-日月殿

中轴线西部建筑

 

[【颐和园四大部洲】红绿黑白梵塔-日月殿


[【颐和园四大部洲】红绿黑白梵塔-日月殿红、绿、黑、白四座梵塔之红塔


[【颐和园四大部洲】红绿黑白梵塔-日月殿东胜神洲,典型的藏式建筑。上部建筑底座为半月型。

四大部洲人的生活:
(1)、南赡部洲,我们人类的生活范围属南赡部洲(地球),南赡部洲又名阎浮提。生活于此洲的人类虽然在生态环境、福报、寿命等方面,不及其它三洲;但我们人类所特具的“勇猛“、“忆念”、“梵行”三种特性,则优胜于三洲及诸天界。这也是为什么佛陀降生于此世界(南赡部洲)的缘故。如《世记经》言:“阎浮提人有三事胜。何等为三:一者勇猛强记,能造业行;二者勇猛强记,勤修梵行;三者勇猛强记,佛出其土。”

(2)、北俱卢洲(又名郁单曰)在男女交往上最为自由和开放,完全没有家庭、私有制观念;故不用结婚,男女交往后则各走各的路,甚至生育的儿女也不自己抚养,而是放置于十字街头,由路人养育,生长成人后也归于大众。
(3)、西牛贺洲人、东胜神洲人都有男女婚嫁,与我们世界婚姻家庭大致相同,但生存环境、福报、寿命均优于地球人类。而略次于北俱卢洲.



[【颐和园四大部洲】红绿黑白梵塔-日月殿               半月型底座

[【颐和园四大部洲】红绿黑白梵塔-日月殿

[【颐和园四大部洲】红绿黑白梵塔-日月殿红、绿、黑、白四座梵塔之黑塔


[【颐和园四大部洲】红绿黑白梵塔-日月殿

[【颐和园四大部洲】红绿黑白梵塔-日月殿四大部洲和八小部洲中间有两个凹凸不平的台殿,一个代表月台,一个代表日台,象徵着日月环绕佛身。
[【颐和园四大部洲】红绿黑白梵塔-日月殿
[【颐和园四大部洲】红绿黑白梵塔-日月殿

[【颐和园四大部洲】红绿黑白梵塔-日月殿

[【颐和园四大部洲】红绿黑白梵塔-日月殿中轴线东部建筑

[【颐和园四大部洲】红绿黑白梵塔-日月殿红、绿、黑、白四座梵塔之绿塔,旁边是八小部洲。


[【颐和园四大部洲】红绿黑白梵塔-日月殿
[【颐和园四大部洲】红绿黑白梵塔-日月殿西牛部洲全景


[【颐和园四大部洲】红绿黑白梵塔-日月殿            西牛部洲上部
[【颐和园四大部洲】红绿黑白梵塔-日月殿


[【颐和园四大部洲】红绿黑白梵塔-日月殿

[【颐和园四大部洲】红绿黑白梵塔-日月殿红、绿、黑、白四座梵塔之白塔


[【颐和园四大部洲】红绿黑白梵塔-日月殿





[【颐和园四大部洲】红绿黑白梵塔-日月殿

须弥灵境(现改为平台)

 

[【颐和园四大部洲】红绿黑白梵塔-日月殿来自网络的全景航拍图片1

[【颐和园四大部洲】红绿黑白梵塔-日月殿     来自网络的全景图2

[【颐和园四大部洲】红绿黑白梵塔-日月殿来自网络的全景图3
[【颐和园四大部洲】红绿黑白梵塔-日月殿

这组汉藏式的建筑群,占地2万平方米,因山顺势,就地起阁。前有须弥灵境(现改为平台),两侧有3米高的经幢,后有寺庙群主体建筑香岩宗印之阁。在它四周有象徵佛教世界的四大部洲-东胜身洲、西牛货洲、南赡部洲、北俱卢洲。还有用不同形式的塔台修建成的八小部洲。在阁的东南、西南、东北、西北还有代表佛经“四智”的红、白、黑、绿四座喇嘛塔。有人说这四座塔构成世界上的地、火、水、风四种成素。也有人说象徵四大天王。塔上有十三层环状“相轮”,表示佛经“十三天”。塔型别致,造型端庄美观。四大部洲和八小部洲中间有两个凹凸不平的台殿,一个代表月台,一个代表日台,象徵着日月环绕佛身。


[【颐和园四大部洲】红绿黑白梵塔-日月殿                           2012-7-22 拍摄于颐和园四大部洲
[【颐和园四大部洲】红绿黑白梵塔-日月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