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陆中
陆中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5,783
  • 关注人气:1,85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了解严重污染空气的PM2.5

(2011-12-12 06:08:23)
标签:

pm2.5

严重污染

陆中博客

陆中

杂谈

分类: 其他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2010年9月公布了一张全球空气质量地图,
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PM2.5小于10是安全值,而中国的这些地区全部高于50接近80,比撒哈拉沙漠还要高很多。

了解严重污染空气的PM2.5

了解严重污染空气的PM2.5
PM,英文全称为particulate matter(颗粒物)。科学家用PM2.5表示每立方米空气中这种颗粒的含量,这个值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
  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PM2.5小于10是安全值,而中国的这些地区全部高于50接近80,比撒哈拉沙漠还要高很多。 
在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或周报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和总悬浮颗粒物是人们较为熟悉的两种大气
污染物。   可吸入颗粒物又称为PM10,指直径大于2.5微米、等于或小于10微
米,可以进入人的呼吸系统的颗粒物;总悬浮颗粒物也称为PM100,即直径小于
和等于100微米的颗粒物。
了解严重污染空气的PM2.5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
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
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
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
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2011年12月5日,《环境空气
质量标准》(二次征求意见稿)征求公众意见截止,新标准拟于2016年全面实施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地区及九个城市群可能会被强制要求先行监测并
公布PM2.5的数据。
了解严重污染空气的PM2.5

颗粒来源
  PM2.5产生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

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   

    一般而言,粒径2.5微米至10微米的粗颗粒物主要来自道路扬尘等;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PM2.5)则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如机动车尾气、燃煤)、挥发性有机物等。

健康损害
  气象专家和医学专家认为,由细颗粒物造成的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甚

至要比沙尘暴更大。粒径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会被挡在人的鼻子外面;粒径在

2.5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过痰液等排出

体外,另外也会被鼻腔内部的绒毛阻挡,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而粒径在

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直径相当于人类头发的1/10大小,不易被阻挡。被吸

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

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   这些颗粒还可以通过支气管和肺泡进入血液,其

中的有害气体、重金属等溶解在血液中,对人体健康的伤害更大。在欧盟国家中

,PM2.5导致人们的平均寿命减少8.6个月。而PM2.5还可成为病毒和细菌的载体

,为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推波助澜。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原总工程师魏复盛研究结果还表明,PM2.5和PM10浓度越高,儿童及其双亲呼吸

系统病症的发生率也越高,而PM2.5的影响尤为显著。
了解严重污染空气的PM2.5

钟南山:PM2.5全方位影响人体健康
中广网北京12月6日消息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PM2.5虽然个头小,但是对空气质量的破坏性却是最大的。有人说,这样的大雾天气就是因为大气污染的原因,PM2.5难辞其咎。那么大雾天气真的和污染有关吗?PM2.5到底有多可怕?中国之声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呼吸病研究所所长钟南山和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潘小川:
首先要区分灰霾和雾霾天气
大雾天气到底是不是空气污染造成的,潘小川给予了否定的答案:
潘小川:“我看不一定是大气污染,倒有可能跟气候变化或全球变暖有一定的关系,北京地区现在温度相对增高,湿度在增加,雾还是和湿度有更大的关系。”
钟南山指出,首先要区分灰霾和雾霾天气,我们所担心的空气污染主要是在灰霾天气下。
钟南山:“灰霾天气相当大的部分还是和污染有关系的,污染主要是汽车尾气,工厂散发出的挥发性的氮氧化物,燃烧石油产品的废气等等,但是它需要一些条件才会形成很明显的灰霾天气。雾就是由于气温的关系,湿度比较高的话变成雾气。”
PM2.5可以直接进入肺泡 对人体产生全方位影响
PM2.5对人体的危害有多大,钟南山直言不讳,这个大小的颗粒可以直接进入肺泡,对人体产生全方位的影响。
钟南山:“5以上的话就到气管支气管,但是5以下,特别是1到3微米的话,就会进入肺泡里去,肺泡是用来做气体交换的地方,那些颗粒被巨噬细胞吞噬,就永远停留在肺泡里,对心血管、对神经系统、对其它都会有影响,不是单纯对呼吸系统。”
对人体危害最大的不是颗粒物本身 而是颗粒物上吸附的化学物质
如果用潘小川教授做过的一个调研来举例,我们可以更直观的了解PM2.5与疾病发生的相关性。调研结果显示,如果PM2.5超标后,每增加10微克立方米的话,医院心血管系统的急诊及死亡要增加6%到7%,高血压病的急诊要增加5%。
潘小川同时指出,对人体危害最大的不是颗粒物本身,而是颗粒物上吸附的化学物质。
潘小川:“实际上颗粒物对健康的影响本质上讲是颗粒物表面吸附的各种化学物质对健康的影响,比如吸附了致癌物就有致癌效应,吸附了二噁英就有生殖危害,要是吸附了重金属就有重金属的危害,关键是要看吸附了什么东西。”
作为衡量空气污染的重要指标,从1996年起,PM10被纳入我国空气质量监测体系,今年以来,PM2.5被越来越多的提起及讨论,钟南山指出,官方发布数据与民众自身感受的巨大差距要求我们必须树立统一的监测标准。
钟南山:“灰霾的天气越来越严重了,影响到人们的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这个提出来是很自然的,再有一个原因就是有关部门认为大气的条件比以前改善了,引起公众的质疑,这个时候就可以看出来大家评判的标准不太一样。”
(本文来源:中国广播网作者: 侯艳 )

了解严重污染空气的PM2.5                       2011-12-12 采摘自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