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输液“一针见血”承诺并不科学 医院承诺欠思量

(2009-09-24 21:17:56)
标签:

输液

一针见血

承诺

不科学

欠思量

陶海

不一针见血

一针不见血

护士

杂谈

● 陶 海  (武警总医院眼科泪器病中心主任、医学博士)

 

——此文已在《北京青年报》刊出

http://bjyouth.ynet.com/article.jsp?oid=56336606

 

     “静脉输液穿刺一次成功,做不到者当场退还患者输液费5元”——9月19日新华社消息,河北省石家庄市一家医院向患者作出的“一针见血”公开承诺,使该院由输液引发的医患纠纷减少了80%,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此后, 《北京晚报 》、《 北京青年报》 、《华西都市报》、《深圳晚报》等多家媒体也于对此做了专门的报道,表示赞赏。

 

  但有一定医学常识的人都知道,静脉输液穿刺能否一次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患者的体质情况,婴幼儿、长期输液的慢性病患者、严重血容量不足等各种原因,都可能导致静脉输液穿刺困难。在这类情况下,医护人员基本功再到位、工作态度再认真,也很难保证一次成功。作为一名医生,从感情上讲,我也希望患者输液能够每次都“一针见血”,但是实际情况不是那样的,这是客观事实。

 

  近年来,一些医药单位不顾医学的客观规律和事实,对一些药物和疗法做片面夸大的宣传,而有些媒体对这些宣传不做调查研究就来稿照登。这样做虽然可以暂时吸引读者眼球,但其直接的副作用就是误导公众,向医务人员提出过高的、不现实的要求,一旦这些要求达不到,反而不利于构建和谐健康的医患关系。

 

  医学是一门探索性、风险性很高的科学,面对疑难病症或危重病人,有很多复杂的情况和困难是我们无法预料,也无法作出承诺的。人们如果了解一些医学的基本客观规律,便不难理解和接受为什么有的时候不能“一针见血”,也就无须给本来就承受着巨大压力的医护人员们再增加不必要的压力了。

 

  只有将医学科学的客观规律传递给公众,才能真正有效地缓解医患矛盾,最终建立起全社会对医学的探索性和风险性的共识,建立起和谐健康的医患关系。而将医学科学的客观规律传递给公众,应该是每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包括医生、护士、药师、医疗管理人员、媒体从业人员等的责任和义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