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总医院眼科 副教授 陶海
硕士研究生 卢玺
眼科医生往往会遇到一些人诉说自己在吃东西时常常泪流满面,而且吃得越快流泪越多,但停止进食后流泪也随之停止。鳄鱼在进食时会流泪,为什么人也会流“鳄鱼泪”?该怎么治疗呢?
原来,早在1928年,一个名叫Bogorad的医生就注意到了这种一吃东西就流泪的疾病,因为这种表现与鳄鱼进食时发生流泪的现象相似,所以将其称为“鳄鱼泪”,又称Bogorad综合征、鳄鱼泪综合征。这种病一般临床表现为进食时流泪,且与所进食物味道无关。但也有学者认为,咀嚼无味食物时不引起流泪,而在进食咸味酸味食品以及苹果、巧克力等特别易引起溢泪,单纯做咀嚼动作而不摄取食物并不能诱发流泪。流泪程度不一,轻则泪润眼睑,重则泪流满面,但重者病例较罕见。
“鳄鱼泪”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类。后天发生的往往是由外伤引起的。常发生在面神经麻痹后,如头面部外伤骨折、Bell氏面瘫、带状疱疹、岩浅大神经切除术后,也可发生于因先天性外直肌麻痹而具有面瘫者。一般认为它的发病机制是再生的神经纤维“错向”,中间神经中含有唾液分泌神经,其病损后发生生理性传导阻滞与轴突断伤。当神经纤维再生时,错误地通向控制分泌眼泪的神经,使支配涎腺分泌的神经冲动误传至泪腺。此外,伴有外直肌麻痹的先天性鳄鱼泪综合征,可能是因桥脑中的外展神经核以及泪液、唾液分泌有关的核发生异常的核间结合,或者核上的中枢性结构损害所致。通俗地说是因促进唾液分泌的神经纤维取代泪腺支配神经,所以,一吃东西就会促进泪液分泌。
“鳄鱼泪”的治疗方法有保守和手术两种。保守治疗方法可采用药物对症治疗,如抗肾上腺素药物5
%胍乙啶液滴眼,口服抗乙酰胆碱药普鲁苯辛等;也可做蝶腭神经节局部无水乙醇封闭,封闭前可用利多卡因麻醉蝶腭神经附近的鼻黏膜,如果有效再行乙醇封闭;也有人认为可行针刺疗法。患者多数可缓解甚至痊愈。观察6个月后症状未减轻者或症状较重而严重影响生活者可进行外科手术治疗。手术方法为同时切断鼓室神经和鼓索神经或切断翼管神经。手术的目的主要是切断鳄鱼泪综合征反射弧。必要时可采用经针灸配合活血化瘀中成药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
(鳄鱼进食图片引自百度网,在此向作者致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