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伦敦眼中的天津
海河流经天津入渤海;泰晤士河流经伦敦入北海。天津至大沽口的海河干流全长为1050公里;泰晤士河从源头到伦敦桥长259公里。而从泰晤士河奔向海河,似乎是天方夜谭。因这东西方的两河流域相隔得也实在太远了。现泰晤士河道上停泊有1805年特拉法加海战胜利凯旋的战舰,供游人观光。这次海战纳尔逊率领的英国舰队击溃了拿破仑的法西联合舰队,虽大获全胜,但英海军统帅纳尔逊不幸阵亡。这之后的50多年间,这些战舰却远航万里来到了中国的海河河口。1858年,英法舰队袭击大沽口,大沽炮台失陷,进而进犯天津。清政府派钦差大臣佳良、花沙纳与俄、美、英、法各国代表签订《天津条约》。1859年6月,英、法、美以进京换约被拒为由,再次率舰队炮击大沽。提督史荣椿率守军还击,击沉击伤敌舰10艘,毙伤敌军近500人,重伤英舰队司令何伯,史荣椿战死。1860年8月,英法联军18000人由北塘登陆进占天津。这或许可以追溯到泰晤士河与海河;天津与伦敦的渊源吧!
把泰晤士河同天津的海河沿岸对景挂画在一起,你会觉得这两河旖旎的风光是那样的静影沉壁、渔歌互答、相映成趣。如伦敦的标志性建筑便是被称为“伦敦眼”的摩天轮,这眼睛在天津也有,称为“天津眼”。泰晤士河伦敦上游,融汇了英国文化的精华,伦敦的主要建筑物大多分布在泰晤士河的两岸,这些百多年历史的建筑,有纳尔逊海军统帅雕像、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圣保罗大教堂、伦敦塔和桥面可以起降的伦敦塔桥等,沿岸的名胜之地,诸如伊顿、牛津、亨利和温莎城堡及泰晤士河入海口处繁忙的商船。这一切都凝刻着英国王室与工业革命的印迹。英国的国土面积并不大,但它却一度是“日不落国”而雄霸世界。这征服世界的象征便是泰晤士河畔交汇起的英国。而天津海河沿岸从三条石大街到大悲寺文化商贸区,一直沿到古文化街、和平广场、文庙、大沽炮台及潮音寺,也都渗透了中国历史侧面的一页,自金刚桥,到大沽口入渤海湾,海河也是漕运穿梭往返的河道。
从某种意义上说,天津是北京的门户,也是北京的后院,史上许多落拓下野的达官显贵,都一度到这里寓居蛰隐:李鸿章、溥仪、袁世凯、盛宣怀、黎元洪和曹琨、张学良以及赵四小姐等。非但如此,由于鸦片战争后天津成了通商口岸,它洋务运动的气息夹杂着一些洋味的光影也穿插其间,连美国前总统胡佛同马歇尔与史迪威也在此暂住过。粱启超在结束了长达15年流亡生活归国过后,于1915年定居天津,著书立说,煌煌《饮冰室全集》盖出自此故居谐名。说起来,天津从隐士中脱去外衣的成为兵家激夺之地,应是解放战争那惨烈的一幕,天津成了傅作义和北京的试金石。
从泰晤士河畔游至海河的那天,是晚霞满天的黄昏,乘船风过,两岸的楼景也颇有欧化味道,“天津眼”在河水的波动中,从夕阳的勾画下渐入华灯映照的彩虹状,远处天津广播电视大楼塔尖擎天顶起,灯光中,桥墩及一些风情建筑物上都依稀可见伦敦塔桥周围所见的浮雕,有浴女、有骑士、有爱神。“天津眼”也在一眨一闪中随着夜色降临变幻着她的曲线。她穿过海河、穿过大洋,一直瞭望到了伦敦的天穹之上。记得伦敦塔桥在纪念日中也搞过一次用高倍望远镜捕捉世界景观的活动,不知窥见了遥远的“天津眼”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