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看在眼里          王童摄

(2008-08-30 08:28:50)
标签:

杂谈

奥运

看在眼里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王童摄 

还未宣布获胜就身披国旗狂欢有必要吗

王童

此番奥运会,中国以强势劲头夺得51面金牌,让国人感到振奋并翘首以望。但说到有些中国运动员在获得金牌那一刻的表现,则实在不敢恭维。上届雅典奥运会,刘翔获得百米栏金牌后,身披国旗在领奖台上的过分张扬,就让人很不舒服。此番刘翔折戟沉沙,未能再次狂欢一把,可另一些中国运动员的这种表演,则有过之而无不极。诚然,运动员历尽艰辛,获得金牌喜极而泣是可以理解的。在升国旗奏国歌时,充满了民族自豪感也无可厚非,美国运动员在升旗奏歌时一律手抚心脏以示崇敬便是一例。

我不知奥运会升旗奏歌的仪式有没有硬性规定。但起码我知道这仪式是要庄重的,而庄重本身的某种意义就是要约束自已的个性,敬视崇高。运动员折冠后,身披国旗的狂喜,细而观之,似乎只有在田径赛场上绕场一周才顺理成章,那大体上是因田径场阔大的原因。但绕场完后,在颁奖台还身披国旗左顾右盼,却实不可取,不管是那国运动员!

举例来说,拳击48公斤级,邹士明在裁判还未宣布其获胜之时,就将国旗披肩狂呼,实在有失风度,更为滑稽的是这国旗竟是他身后的教练给的。这短暂的仅两回合的比赛加上韩乔生“中国拳头最硬”的喧嚣,把好好的一场公正的比赛,弄成了小家子气的狭碍买弄。上届奥运会女子一万米径赛,不知邢慧娜已夺冠并举旗狂欢的埃塞俄比亚选手的举止,已成为笑柄。同样邹士明也应沉住气,待宣布后再自豪一番也不迟。对比而之,击剑运动员仲满就表现得非常得体,他先是把鲜花像其他运动员那样放在颁奖台上,然后在领奖时,将身披的国旗交给他人,风度翩翩。也许击剑这项运动是需要绅士风度的。但实际上任何一项针锋相对,面对面的搏击运动,都是要有绅士风度的。交锋前,双方拱手抱拳礼示对方就是这种精神的诠释。跆拳道运动员陈中在被判获胜后,服从仲裁,赢得了道德金牌,这恰是她在开幕式上手擎火炬最明亮的闪烁。

也许,邹士明获得中国首枚奥运会拳击金牌,有些喜不自胜难以自已,但仲满的男子击剑金牌也是第一次,两相对比,后者更让人信服。

还有在赛场上,遇到与港澳台同胞比赛,更不应失去风范与之较劲乱喊,不仅仅因对方是同胞,还皆因港澳同胞夺标时升区旗时,奏的仍时《义勇军进行曲》。可香港运动员李丽珊夺冠的那届奥运会,这一幕我们却没看到。奥运会女子举重中国运动员陈燮霞和中国台北运动员陈苇绫各获冠季军,各得金铜牌。这本是个同上领奖台共叙姊妹情的最佳时刻。可颁奖后,但见体育局一大帮官员教练围着陈燮霞合影、拥抱。而把陈苇绫冷落在了一边,也是有失风度之举。

中国是有着儒教传统的国家,儒教的中庸核心便是攻心为上,尽管在竞争搏击中是需要“武士”精神的。开幕式上展示的孔子“和为贵”的精神内涵,不仅仅是停留在文艺演出上,中国运动员应领会、应悟出。古语说,满招损,谦受益,越是得势越要让人三分。试想,你金牌已经在手了,国旗就在头顶升起,国歌已在耳畔奏响,还画蛇添足横加枝节干什么?

得胜后,不狂妄自大,不得意忘形,是一个运动员自信的心理素质。不仅仅是在运动场上,在做人做事上也是如此。古来的战争中也不乏其例。国家体育总局在中国军团大获全胜后,仍强调“中国不是一个体育大国”,就很让人称道。中国人今天在融入世界的过程中已逐渐意识和剔除掉了一些狭碍的民族主义情绪,他们己接受了郎平执教美国女排、金昶伯执教中国女曲夺取亚军的体育国际化的现实。而奥林匹克“重在参与”的宗旨不应只停留在嘴边上,虽然夺取金牌是必不可少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