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1月11日文章】题:每天花15分钟锻炼心智(作者 玛丽莲·加德纳)
一月是爱书人梦境神游的日子。正如一首老歌所唱,外面天儿寒,室内火儿旺。这是长冬读书的绝佳之所,有暖融融的毛毯裹身,有轻柔悠扬的音乐宽心。
然后继续神游于字里行间。对很多爱书人来说,此情此景不一定成为现实。冬日围炉读书,与夏日吊床展卷,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神话。
在一周七天、一天24小时的人世间,以读书为乐正成为一种濒危的消遣。工作时间长、家庭负担重、电视、网络、手机等等,无不在蚕食我们渴望用来捧读好书的时间。
《纽约客》最近刊登的一幅漫画将这个问题刻画得淋漓尽致。五位女子坐在一室,人手一本相同的书,显然都是某读书俱乐部成员。开谈之际,一女子对其他人说:“好了,我们不要对这本书评头论足了,还是说说为何我们谁都没时间读这本书吧。”
圣诞节后,达明·惠特沃思给伦敦《泰晤士报》撰文,对没时间读书大发感慨。他写道:“在现实中,从来没有大块的时间尽兴读书。不管是我自己买的书,还是别人给我买的书,我读裹的不过一小部分而已。”
他“圣诞节斩获”图书总共1975页。惠特沃先生说,他一晚可读10页,不过有些晚上会一页未读。假设一周读30页,他算出要到2007年4月才能读完这些新书,大约需要16个月!
他这番算计足使他的读者们想一想自己书架上未读或未读完的书有多少。结果可能让人羞愧。
似乎为嘲弄惠特沃思,在他的读书自白发表三天后,英国另一家报纸《卫报》刊登了读者喜爱的书年度排行榜。超过125位被调查的读者共列出他们2005年爱读的300部书。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提醒世人仍有人抽时间读书。
很多人荐新书,也有人爱旧书。有位女子用整个夏天读了狄更斯的书。伦敦一男子说,他这一年花了很多时间读陀思妥也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
我的朋友中,头号书虫是位退休的大学系主任,他常常每天花好几个小时读各种各样的书。2005年,他读书136部,大约一周读两部半。他的秘诀?少看电视。
朋友中其余的人读书评,抄下自己感兴趣的书名,来满足自己的读书梦和文学幻想。时间再怎么不够用,我们还是不断地买书借书。
我们还不断增加书柜和书架。书之难舍难弃,几乎无它可比。我们借口有朝一日可能会需要某些书,相信会抽出时间读一读。这样做虽然占用空间,倒也无害。毕竟,还有什么财产能给人带来这样的慰藉?
该给1月份定个新主题。姑且称之为“抽空读书”月。即使每天读上15分钟,一个月加起来也有七个半小时。虽然不多,但可能标志着读书习惯从此形成。
所以,往火里添把柴吧,不管是真的还是想像,从字里行间里品味这种持久的乐趣。安东尼·鲍威尔一本小说的名字昭示了读书之乐:《书籍足使蓬荜生辉》。他和其他爱书人还知道,书也能使心灵生辉。
一月是爱书人梦境神游的日子。正如一首老歌所唱,外面天儿寒,室内火儿旺。这是长冬读书的绝佳之所,有暖融融的毛毯裹身,有轻柔悠扬的音乐宽心。
然后继续神游于字里行间。对很多爱书人来说,此情此景不一定成为现实。冬日围炉读书,与夏日吊床展卷,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神话。
在一周七天、一天24小时的人世间,以读书为乐正成为一种濒危的消遣。工作时间长、家庭负担重、电视、网络、手机等等,无不在蚕食我们渴望用来捧读好书的时间。
《纽约客》最近刊登的一幅漫画将这个问题刻画得淋漓尽致。五位女子坐在一室,人手一本相同的书,显然都是某读书俱乐部成员。开谈之际,一女子对其他人说:“好了,我们不要对这本书评头论足了,还是说说为何我们谁都没时间读这本书吧。”
圣诞节后,达明·惠特沃思给伦敦《泰晤士报》撰文,对没时间读书大发感慨。他写道:“在现实中,从来没有大块的时间尽兴读书。不管是我自己买的书,还是别人给我买的书,我读裹的不过一小部分而已。”
他“圣诞节斩获”图书总共1975页。惠特沃先生说,他一晚可读10页,不过有些晚上会一页未读。假设一周读30页,他算出要到2007年4月才能读完这些新书,大约需要16个月!
他这番算计足使他的读者们想一想自己书架上未读或未读完的书有多少。结果可能让人羞愧。
似乎为嘲弄惠特沃思,在他的读书自白发表三天后,英国另一家报纸《卫报》刊登了读者喜爱的书年度排行榜。超过125位被调查的读者共列出他们2005年爱读的300部书。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提醒世人仍有人抽时间读书。
很多人荐新书,也有人爱旧书。有位女子用整个夏天读了狄更斯的书。伦敦一男子说,他这一年花了很多时间读陀思妥也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
我的朋友中,头号书虫是位退休的大学系主任,他常常每天花好几个小时读各种各样的书。2005年,他读书136部,大约一周读两部半。他的秘诀?少看电视。
朋友中其余的人读书评,抄下自己感兴趣的书名,来满足自己的读书梦和文学幻想。时间再怎么不够用,我们还是不断地买书借书。
我们还不断增加书柜和书架。书之难舍难弃,几乎无它可比。我们借口有朝一日可能会需要某些书,相信会抽出时间读一读。这样做虽然占用空间,倒也无害。毕竟,还有什么财产能给人带来这样的慰藉?
该给1月份定个新主题。姑且称之为“抽空读书”月。即使每天读上15分钟,一个月加起来也有七个半小时。虽然不多,但可能标志着读书习惯从此形成。
所以,往火里添把柴吧,不管是真的还是想像,从字里行间里品味这种持久的乐趣。安东尼·鲍威尔一本小说的名字昭示了读书之乐:《书籍足使蓬荜生辉》。他和其他爱书人还知道,书也能使心灵生辉。
前一篇:玫瑰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