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美术》小型张发行量探求

标签:
工艺美术小型张工艺美术小型张发行量t29工艺美术小型张何国辉 |
1978年8月26日,为了反映中国工艺美术品的面貌,邮电部发行了T29《工艺美术》特种邮票全套10枚,图案是从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中精选的展品。同日还发行了1枚小型张,图案为飞天(壁画),深蓝的背景与飞天鲜艳的服饰对比,更觉天空的深邃悠远,流动而富于变化的线条将飞天的姿态、衣袂之飞扬表现得淋漓尽致,纸边空白处悠悠的云彩使得神话气氛更浓。构图既有强烈动感,又显得稳重,均衡匀称。
据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2013
版)记载,T29M《工艺美术》小型张发行量为10万枚,例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对该张的发行量记载也是10万枚。《工艺美术》小型张在上世纪90年代初之前走势很强,价格与同期发行的J25M《全国科学大会》、J41M《里乔内第31届邮票博览会》、J42M《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展览•香港》、T28M《奔马》、T31M《公路拱桥》不相上下。但从90年代末开始,T29M《工艺美术》小型张市场货源渐多,表现越来越弱,已经被上述小型张先后超越,让喜欢它的邮迷很失望。论选题,它比J41M、J42M双加字好了许多;讲印量,它比《奔马》小型张少了60%;谈设计,它比《公路拱桥》、《全国科学大会》强了一大截。是什么原因让它走势如此之弱呢?《工艺美术》小型张因为设计精美,买到的人不舍得用它寄信造成消耗量少是其一。另一个原因有可能是发行量并非是10万枚,但笔者只是猜测并没有什么证据。近日,笔者从《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印制史》一书中得到了一些线索,据该书第五章第三节“邮票选题抛弃‘左’的思潮影响”记载到:“1978年,与奔马相媲美的还有T29《工艺美术》邮票与小型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国家领导人和全社会的共同关心下,作为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可谓枯木逢春,焕发了勃勃生机。这年上半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为期三个月的“全国工艺美术展览”,《工艺美术》就选取了展览中各类工艺的十件代表作品作为邮票图案,小型张《飞天》则选用的是大幅屏风上的漆画。各枚邮票中,除工艺品的色彩与底色印刷饱满外,《三脚羊角壶》的玻璃料器质感与光泽,《孔雀壶》景泰蓝工艺的金丝镶嵌都表现得极为突出。边饰典雅,印制上乘的小型张更是博得了海内外的交口称赞。这枚计划印量10万枚的小型张最后应中国邮票出口公司的要求又加印了10万枚。”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印制史》的记载可以得知,T29M《工艺美术》小型张的发行量是20万枚,并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2013
版)公布的10万枚。为何两本权威的工具书对该张发行量的记载差距如此之大?我们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2013
版)“凡例”第12条对“发行量”的解释中称“1949年至1980年发行的邮票,除少数几套外,均为计划印量;1981年起发行的邮票,为实际印量。”也就是说,《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2013
版)刊登的T29M《工艺美术》发行量10万枚,很可能是计划印量,并非实际印量。相比之下,《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印制史》对《工艺美术》小型张的记载更加详细,不仅写明了该张计划印量为10万枚,还告知了应中国邮票出口公司的要求又加印了10万枚。由此看来,《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印制史》的记载更详尽,这与它是中国邮政文史中心、北京邮票印制局、北京印刷学院三家单位,以及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及其学术委员会,邮票印制局生产部等单位和部门的专家参与其中的编撰不无关系。希望再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时,相关部门及编写人员能仔细查阅邮政档案,让《工艺美术》小型张的真实发行量大白于天下。(来源:《邮视界》 作者:何国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