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小津安二郎曾经在中国。“砍人时也像演古装剧一样。沦到砍下时,暂时不动。啊!倒下了,戏剧果然很写实。”写下这段话的人,名叫小津安二郎,你没有看错,不是重名,就是那个自称“我是卖豆腐的,所以我只做豆腐”的著名日本导演小津安二郎。写下这段话的时间是1939年9月,此时小津刚刚因病从中国战场上回国。这位34岁的老中士因为其温和恬淡的人品受到队内士兵的普遍欢迎,看起来就像个无害的老好人,这恰恰与他在军中所从事的工作不谋而合——“华中派遣军直属部队野战瓦斯第二中队”,其主要任务就是在作战前向中方军队施放毒瓦斯。中队配备的毒瓦斯包括糜烂性毒瓦斯和路易氏毒瓦斯这两种被国际法明令禁止使用的毒气,但这并没有妨碍小津安二郎和他所在的部队使用它,甚至包括芥子气
相反,从这一时期的日记来看,小津甚至从中嗅出了某种美学的味道,就像他从砍人的感受中发现与古装剧镜头相应的画面感一样,日军对中国平民的屠杀同样在他的头脑中化为了一场精彩的小津风格的戏剧,在一篇日记中,他以电影分镜头脚本的方式,描述了日军部队长砍死一个前来为被日军士兵强奸了的女儿诉冤的中国老太的经过“突然,拔刀砍死了老太。平静地擦刀后收刀入鞘。全体解散”,没有一丝迟疑或是反省,就像《秋刀鱼之味》里两位老友把酒言欢一样稀松平常
作为导演的小津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品砸出人生的况味,但作为军曹的小津却更善于让自己从细致的人类情感中解脱出来:“看到支那兵,一点也不会想到那是个人,就像什么地方都能看到的虫子。从他们身上无法承认人的价值,只不过是狂妄反抗的敌人,不,看上去就像是个什么东西,再怎么扫射,也心平气和。”
战后的小津安二郎从没有提起过他在中国战场上所做过的一切,时间是具有腐蚀一切的魔力的,人们心目中的小津安二郎永远是那个《秋刀鱼之味》、《东京物语》和《七武士》的著名日本导演,是那个自称“卖豆腐”的谦虚恬淡地温文长者,不会有人记得,他也曾在中国满怀热情地贩卖过人血豆腐。(文/李夏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