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过的运河四大名塔 
通州燃灯塔、临清舍利宝塔、扬州文峰塔、杭州六合塔、并称“运河四大名塔”,为运河岸边标志性建筑。
燃灯塔位于北京市通州区北城,大运河北端西畔,又被称为燃灯佛舍利塔。此塔始建于北周唐、元、明诸代曾予以维修。燃灯塔为砖木结构,密檐实心,八角形13层,略有收分。原高48米,围44米。1976年唐山地震受损,1985年9月重修。塔刹增高5米。通州燃灯塔又被民间称为镇水塔,意在防止洪水泛滥威胁运河和保护两岸人民免遭水灾。“支柱幽燕天半壁”,“一枝塔影认通州”,这是清代两位著名诗人描绘燃灯塔的诗句,前句描写巍然屹立、雄伟壮观的景象,后句记述古塔景致最美,可作古城通州象征的神韵。
临清舍利塔位于临清市城北卫运河东岸,有着380余年历史,为仿木结构楼阁式砖塔,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塔建于明万历三十九年(1
611年),塔高61米,九级八面。楼阁式,通体近垂直,仿木结构,刹顶呈将军盔形,属省内仅见,基座八面,每面长4.9米,底面积为186平方米,其空间面积可达7000方米.外檐砖木结构。临清舍利塔是真正与明清运河相伴生的建筑,它见证了明清时期临清经济的发展,尽管当年的繁华早已经远去,但是临清舍利塔仍然固守着这片土地,仿佛仍然在追忆当年的繁荣。
临清舍利宝塔位于临清城西北约5公里处的卫河东岸,临清临沂西交界处,旧时为临清州城北或临清市中心北的古塔,明清乃至民国时期,建国初期,来往的漕船在卫运河上看到了这座塔,便知道临清这个山东段运河最大城市到了。

舍利宝塔为砖木结构的楼阁式砖塔,高61米,9级8面,每面长4.9米。塔座为条石砌基,围长39.2米,自地面至密檐高约5.3米,密檐宽1.55米,由雕花砖砌成。底层设门向南,门楣石额刻有“舍利宝塔”4字,为郡人王成德(字象薇,明万历进士,曾任真定县令、刑部主事、山西参政等职)所题。左款为“大明万历癸丑岁(1613年)仲秋吉日”。
舍利宝塔的建立,其资金全部来自众筹,即信众、商人、官员、百姓的捐赠,有钱出钱,有粮出粮。
临清文史专家马鲁奎认为,舍利宝塔系柳佐“偕士人建立”,在塔内各层镶嵌的刻石上,捐资者姓名、捐资数额等一一记述备详。倡修人柳佐,明万历丙戌(1586年)科进士,今临西县枣元乡柳庄人,第六层由临清布商王道济独资捐建。在第三层有一方刻于万历四十七年
(
1619年)十月的刻石,其记载只有捐资人的身份和姓名,却没有捐资数额和捐献物资的记载。这些人的身份又颇为特殊——以太监为主的宫廷中人,其中以王体乾的地位最为显赫。王体乾生活在明万历、天启年间,文化素养很高,在太监中素有才名,但与握有实权的魏忠贤狼狈为奸,为求得来世有个健全的人生,王体乾等擅自攫取在运河中运输的用于宫廷建筑的金丝楠木,于是便出现了这方只记载有捐资人身份和姓名的刻石。
1992年,舍利宝塔地宫终于揭开了她神秘的面纱。
1992年,临清市再次众筹即发动全市捐款修缮舍利宝塔。1992年8月,舍利塔维修工作正在进行前期测绘,由维修设计单位国家文物局古建筑研究所委托天津大学实施。一天,天津大学王其亨教授和临清文史专家马鲁奎陪同国家文物局古建筑研究所张之平总工程师攀上盔顶,对塔体各部位进行仔细复测,下到地面天色已黑。
这时,正在掌灯清理底层塔心室的民工告诉他们:“堆积到顶的砖土清理完了,但两块青石下好像有东西。”马鲁奎马上意识到,可能是地宫。果真不假,在底层塔心室地面正中横排着两块条石,歪歪扭扭,和整个建筑环境极不协调。他们赶忙叫民工把条石撬开,一个磨盘大的沿口呈现在面前,果然是舍利塔地宫入口。市博物馆随即进行了清理,并详细记载了发掘过程。
舍利塔地宫,位于底层塔心室正中室下。地宫结构形制,平面呈八角形,方向与底层塔外壁同向,八角穹窿顶,为红砂岩,分三层三折白灰砌筑,宫室内各面墙壁中部辟一长方形壁龛。
清理中从西南向壁龛砌缝中,可见红砂岩墙体外被里砖(俗称填碹)均用临清城砖围砌。地宫地面用青条石东西向铺设,地宫整体剖面宛若一座蒙古包毡房。
地宫地面中心有一圆形灰堆,灰堆中有部分炭块,炭块与九层塔心室通天塔心柱被焚金丝楠木炭块相若。中心稍南有两块铁质销钉,四面有散落铜制钱,南北壁龛内有焚烧碳灰,形似经卷,下有铜镜、施资银牌、龟形碎银、制钱,东西壁龛亦有灰堆,形似木雕佛像,下有铜镜,其余壁龛内灰堆下均有铜币。
北壁龛内另有施赀镀金银牌一件,银牌扁圆身,儒冠顶,周饰凹线,卷草纹。牌正中竖行印压阴文楷书“庠生柳偲,男柳亮柳京施”9字。高11.9厘米,宽10厘米,厚0.12厘米(查临西枣元乡柳庄村《柳氏宗谱》,柳偲为舍利塔主修人柳佐之子,柳京柳亮为柳佐之孙,这些和志书、碑文记载吻合。)。
宫内共清理出铜币454枚。地面散弃122枚。北壁龛内有龟形碎银块,椭圆形,仿麟趾金,但不中空。顶端呈冷却旋纹,底端有熔铸中蜂窝气泡。
地宫文化遗存虽然不多,但传递的文化信息却非常丰富。
扬州自古就是繁华之地,扬州的名胜古迹也是不胜枚举。但扬州文峰塔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着千千万万的游人。文峰塔位于扬州城南古运河东岸宝塔旁文峰寺内。建于明朝万历十年,相传是为镇住扬州之文风,使学子在科举场上出头而得名。砖砌塔身,高40米,塔下运河是鉴真东渡解缆入江之地。登顶可南望大江,北眺蜀冈,绿杨城廊尽收眼底。
杭州六合塔又叫六和塔,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宋开宝三年(公元970年),当时杭州为吴越国国都,国王为镇住钱塘江潮水派僧人智元禅师建造了六和塔,现在的六和塔塔身重建于南宋,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又重建塔外木结构。塔名取佛教“六和敬”之义,命名为六和塔。六和塔又名六合塔,取“天地四方”之意。
本博主有关全部博客相关文章随时更新;总目录详见:本博主相关博客总目录
本博主有关全部博客相关文章随时更新;总目录详见:本博主相关博客总目录
本博主有关各地旅游景点分类相关文章随时更新;
详见各类分目录:
本博主有关各地旅游景点总目录。
中国古建筑有关旅游景点相关目录
徒步穿越名山大川旅游景点相关文章分类目录
全国各地高铁站总目录
全国各地机场航站楼总目录
宇宙生命探索相关文章目录。
我去过的全国各地的湿地公园(一)
我去过的全国各地的商业步行街(一)
中国古建筑的相关博文如下:
中国古代建筑形式与风格
孔庙、文庙、夫子庙、至圣庙、先师庙、先圣庙、文宣王庙---中国传统文人及帝王的治国儒学的精神家园(上)-2015.12.2
孔庙、文庙、夫子庙、至圣庙、先师庙、先圣庙、文宣王庙---中国传统文人及帝王的治国儒学的精神家园(下)-2015.12.2
中国特有的世界人类历史中建造规模最大的现存建筑遗迹----长城
中国古建筑的分类与实例
我去过的运河四大名塔
我去过的佛教禅宗的四大丛林
我去过的中国佛教八大宗派的祖庭
我去过的岭南四大园林
我去过的中国十大名园
我去过的江南四大名园
我去过的苏州四大名园
我去过的全国各地的纪念馆、展览馆及展示馆(一)
我去过的全国各地的祖师庙(一)
我去过的中国四大名园
我去过的全国各地县、州、府衙门(一)
我去过的全国各地关帝庙(一)
我过去的全国各地文昌阁(一)
我去过的全国各地古井及古泉(一)
我去过的全国各地的家族宗祠(一)
我去过的全国各地的古代民居及名人故居(一)
我过去的全国各地财神庙(一)
我过去的全国各地古镇及老街(一)
我过去的全国各地古镇及老街(二)
我去过的全国各地天后宫(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