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萨小记(十一)争一口气
(2022-12-11 19:59:29)
标签:
乐感萨克斯文化冠心病气息 |
分类: 记录 |
越来越觉得,学萨一口气很重要。
说实话,当初选择学习萨克斯,考虑过很多身体方面的条件和问题,比如手指的灵活程度不够,适应不了学萨的要求。人老了,手指僵硬这也是很正常的。不过,平时我的爱好当中,做手工,练书法绘画,包括打球也都是手上功夫,也必须是手指活泛才行,那些活动中,我倒是没有觉得有什么大问题,至少没有成为明显的障碍。而到了练习乐器,对手指头的灵活性要求更高,这可能会成为一个困难。
记忆力衰退也是我担心的问题。
还有就是颈椎问题,我的颈椎毛病由来已久,而且大夫说已经到了很严重的程度,平时,因为我的椎管狭窄严重,而且椎管之间的软骨钙化得厉害,这样的退行性病变导致我的颈椎活动受限,左右前后的转动幅度已经很有限了,低头仰脖等一般人做起来很平常的事情,在我这里有难度,正常人可能想象不到,一个颈椎问题严重的人生活中有那么多的不方便。我当然会担心,这个颈椎病会成为我学萨的一个障碍。
我想了很多,就是没有想到,这一口气会成为我学萨的第一道坎儿。
其实,说到气息,从年轻的时候开始,我还是挺自豪的,觉得自己底气很足,从来不存在什么气不够。我从小喜欢体育运动,虽然没有经过系统的正规的运动训练,但是我自我感觉肺活量够大。当然,肺活量大不一定就是气足,我们所说的气息,除了由肺部呼吸产生的之外,还有是采用腹式呼吸所产生的气,所谓丹田之气。肺活量大,不一定就有足够的丹田气。显然,这是个误会了自己,以为气足,其实就丹田之气而言,可能还远远不够。我是没有练过声乐,没有练过武功,对如何获得丹田之气,如何恰当地运用好丹田之气,我一点概念都没有。所以,我的气息还是不够。
问题是,绝大多数人都没有练过丹田之气,没有受过专业声乐训练,为何他们没有觉得气息不够,而唯独我有此障碍呢?
简单的结论是,我另有原因。以前我一直没有早到原因,现在—也就是我在开始治疗冠心病之后,我终于明白,这,心脏问题是罪魁祸首。
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觉得自己一运动就容易疲劳,包括登山步行等活动也经常觉得累,吃不消。最初我本能的将此归结为体重太大太胖的缘故,我还经常地给自己找补,说自己的体重将近100KG,这比正常体重超出了30-40KG,假如,将这个重量背负在一个正常人的身上,估计谁都会觉得吃力的。我就拿这个作为一个借口,为自己容易疲劳来个自我安慰,为自己的偷懒辩解。殊不知,容易疲劳感觉到累,其实还真的是身体出了大问题。医生说,我的心脏冠状动脉因为堵塞,血液循环有障碍,供血不足,导致了机体机能下降,动力不足。
这样的解释,跟我的情况基本吻合。气吹不长,老是要换气;吹长音时稍微多吹几拍,就觉得缺氧,接不上气;嘴唇也很容易疲劳,经常是吹不了几分钟,要么嘴唇不有自主的颤抖哆嗦,好像是要吹颤音的样子,要么是嘴唇生疼,闭合不紧,漏气跑气。
这样的一些表现让我挺着急,挺担心的。尤其是看到那些高手,那些专业的演奏家们,他们不但演奏技巧高级娴熟,关键身体也很棒,比如那些在网络上开直播的玩家,经常时一开就是几个小时,不停的演奏,不停的表演,有的甚至十几个小时连轴转播不停,虽然不是每分每秒都在吹,但是演奏强度已经很大了。我关注的一个抖音博主是个东北的老娘们,60多岁了,吹次中音,直播一开就是一个小时连到晚上,至少4-5个小时,不带休息的。这让我好生佩服和羡慕。反观我自己,一个小时就气喘吁吁的,累得不行不行的,这要是长此以往,估计很难坚持下去。
当然,这些情况有些也与训练有关,也就是说多练练,有进步,比如嘴唇疼的问题,一开始练几分钟就疼,虽然不是很严重,不是说吹不下去,但总归难受。但是,经过半年的练习,这个情况基本上没有了,哪怕一口气练个一个小时甚至更久一点,也无妨。嘴唇哆嗦的情况也在好转,虽然也时不时的感觉嘴唇不有自主不受控制,但这样的几率大大降低了。
我的冠心病安装支架已经过了半年,医生说,大概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基本上没有问题,不再需要服用类似他汀,阿司匹灵等辅助药物。不知道到那个时候,我的身体状况能不能显著改善,气不足的情况会好转。
期待吧,这对我学习萨克斯还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