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次住院经历

标签:
住院心梗支架生命健康 |
分类: 记录 |
2022年5月23日,这是单位给退休职工安排体检的日子。虽然每年体检时间不固定,项目也多少有些调整,但已经检了好多年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体检报告上,检出问题越来越多,医生开列的需进一步检查、需结合门诊检查、需注意随时就诊等等医嘱越来越长。不过,到去年为止,我的体检还算是正常,包括高血压、脂肪肝、高血脂、颈椎病等之外,还没有需要立即住院检查的项目,包括心电图。到了这个年龄,生个病闹个灾什么的是很正常的,虽然比不上那些60岁年纪40岁身体的强壮健康老人,也算是过得去。
今年终于出问题了。
心电图项目查完之后,医生照例问最近有没有胸闷,心疼,头晕。我也照旧回答没有—确实没有。每年这个心电图项目,检查医生都会这么问,等我告诉他们自我感觉没有什么不一样之后,他们都不再追问,一般也都仅在体检报告里注明,心电图有早搏,T波改变,请结合临床进一步检查之类的话。
今年不一样了,检查医生很严肃认真地问我类似的话,并且立即给门外等候的体检引导员,口气凝重地说,这个人心电图异常,要进一步检查。
随后,我被带到了主管检查科主任的面前,主任在听取属下的报告后同样语气严重的告诉我,要进一步检查。
当时我立即明确表示,不需要再做进一步的检查。没有任何征兆,也没有不舒服的感觉,他们说的情况我基本上没有。况且,心电图所反映的问题,早几年就存在,一直没事,对我而言,这样的情况应该就是正常的,即使有问题,也无大碍,与病共存,相安无事。当然这些都是我的内心想法,我没有说出来,只是淡淡地对医生们说,我的情况我自己清楚,不需要再复查再折腾。
当然,我不想复查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我觉得在体检科,也查不出什么真正的问题,每年的体检,基本上都是敷衍做做样子,医院赚钱,被检查的也是图个心理安慰而已。尽管这几年情况有了些好转,经过体检也的确查出一些病患解决了问题,但是说到底还是医院的赚钱门道而已。真正要查出问题,解决问题,还是找到熟悉的负责任的医生才行。
本着这样的思路,我很坚决地拒绝在体检科进一步复查。
体检科的医生们很敬业,他们尽心尽责,一直在做我的工作,甚至还打电话给单位里负责退休人员体检工作的同志来做我的工作。说实话,我几乎都被他们感动了,几乎就要答应他们了,不过最后我还是坚持不在体检科复查。
医生们实在没辙了,只好写了我自愿放弃进一步复查,后果自负的声明,我签了字。
体检是结束了,我的内心却在打鼓。说是我自己的身体我自己清楚,说是没有什么新的情况,说是老问题,说是在怀疑他们故意把情况说的严重一点为了赚钱,这是自己找的托词和借口。毕竟是上了年纪了,一年不如一年,毕竟有很多基础性的疾病在包括高血压,高血脂,颈椎病,脂肪肝,前列腺肥大等,何况心脏的问题一直都在,这可不能大意,心脏问题不比哪个运动关节有点问题,眼睛老化,耳朵听力下降,出了问题有缓。心有病,危及生命。
想来想去,最后还是决定,去找医生朋友。他很重视,说这不能耽搁,他立即给我联系好的心血管科医生住院检查治疗。
第三天,5月26日,我住进了中心医院的心血管科,开始我的平生第一趟住院生活。
住进医院的病房,内心五味杂陈。人吃五谷杂粮,怎么可能没个病患?对我而言,花甲之年,毛病很多。此前看病还局限在门诊治疗,还不需要专门住院。而今天终于正式穿上病号服,手上绑个手环,然后往病床上那么一躺,成了十足的病人了。
当然,这住院的一切,包括医院的一套程序,我却倒也不陌生,因为包括夫人剖腹产,包括我母亲住院、岳父住院的陪护,对我而言,不算是家常便饭,也算是熟门熟路了。
住院后,要各种检查,也好吃各种药。因为刚刚做完体检,有些项目虽然医生开了,我还是提议取消了,包括胸部CT,还有一开始,我自认为与此前的情况没有太多异常,所以有些药我都不吃了,包括阿司匹林等,我在想,一住院,正式的检查还没有,就吃药,这也不合适,内心还是抗拒吃药。
到了第三天,医生终于给我开了专门检查心脏冠状动脉的检查项目,我与主管医生商量了一下,还是先做冠脉增强CT,要是结果真的不好,那就再做冠脉造影,直接就介入安装支架。
这个决定对我和家人来说,是有些艰难的。我对心脏安装支架又自己的看法,甚至可以说有很强烈的排斥。此前,我们听说了太多关于安装支架的负面消息,包括安装支架其实对缓解血管堵塞并没有太大的好处,而且它的后遗症副作用太大,终生服用抗排异的药物,对身体造成较大的影响,从此不能再干体力活儿等等。还有一个就是一些关于主治医生捞取好处的传闻。据说一个进口支架3-5万,主治医生可以获得20%的回扣好处。因为巨大的灰色收入导致一些无良的医生不管病人是不是真的需要安装支架,都给装上了。这样的传闻虽然没有直接的证据,但是说得有鼻子有眼的,不由人不信。
正是上述因素在作祟,我一直对安装支架这样的治疗方案心存疑虑,非常排斥。
但是,事情到了自己头上,我的想法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心血管堵塞这样的毛病现在是非常严重的,是褫夺人类生命的第二号杀手,包括我的好友、亲戚在内的心梗导致失去生命的噩耗也时有耳闻,我的一位好友60岁不到,突然在一个傍晚的几分钟内因心梗撒手人寰,没有留下一句话,遗下妻儿家人和一份巨大的家族产业。这是悲剧。假如我们不想也遭遇同样的境地,就必须接受安装支架的治疗—这是到目前为止,最为可行有效的医疗方案。
在做CT和造影之前,我与家人深入探讨分析了。我们也曾想过,是不是可以到更大的医院找更加权威的医生做进一步的检查治,比如到上海,请儿子儿媳他们找专家看看。后来我们想,这个不太现实,主要是当前的防控形势不允许,上海什么时候开放还不知道,我们不能遥遥无期地等待。况且,一位医生朋友也说了。目前安装支架这项技术已经比较成熟,没有必要非得到上级医院的大专家做。
一旦决定了,事情也就变得轻松起来,原先有些阴翳的局势变得明朗起来。
5月29日,冠脉增强CT做完,第二天结果出来了,一根血管被堵75%,另一根65%,医生说看这样子,基本上要逃不掉了,等到再做冠脉造影,会更加精确。
5月31日,正式决定上冠脉造影,安装支架。
上冠脉造影算是真正到了手术室了,这对我而言又是一个第一次。头一天护士送来了那种带条纹的病号服,说进手术室必须得换上这个,自己的衣服不能穿,连内裤都不可以。待我换上这种宽宽松松的统一的病号服,我的内心瞬间也凝重起来,说实话,此前虽然知道自己的的确确是生了病进来,不折不扣是个病号,但是我内心深处还是抱着这样的自我安慰,我的病不严重,不要紧。我和其他病人不一样,这种挣扎的心态,多少有点像躲避的鸵鸟,一些检查我就不做了,护士送来的药,我也基本没有吃,偷偷地扔掉了。到了此次此刻带条纹的病号服一上身,我再也抗拒不了了,我跟自己说,这一次,我是真的病了,有病真的该治了。
本来我还给老婆说,今天上午做冠脉造影安装支架,要家属签字,你得来医院,等我做好,你还是回去,不用陪在医院。老婆想得更加周到,一大早来到医院,就带来了晚上陪床的东西,她说晚上我住这里陪陪你吧,万一有什么事情我不在,要后悔的。见她如此说,我也不坚持了,我们相视而笑。事实证明,她来陪床还是需要的,有点事情还好她在旁,比如尿尿,因为输液打微泵,我们不能上洗手间,必须得用那种尿壶,这玩意儿自然不陌生,但是的确是第一次用,而且用起来还真的得费点劲,弄不好还会尿到壶的外面,人啊,一旦有病有灾的,万事都难。
还是说说冠脉照影和安装支架吧。
上午九点,我穿着病号服,在老婆的陪同下,来到了介入手术室。尽管我们都尽力保持一点放松的心态,让自己开心一点,但是,那种情况下,要做到很难。我心里告诫自己说,没什么大不了的,还没有到那份上。再说,我这个人一向运气比较好,做人也不错,上帝应该不会这么放弃我的。尽管不断这样安慰自己,表面上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还在手术室门前摆个pose,但是,一旦走进手术室,躺在无影灯下,心里还是紧张忐忑的,想法也很多。
老婆在外面也不好过,尽管事先我们也都商量过,对基本情况也算是清楚,因为头一天晚上医生也给我们说了手术的风险、准备工作等事项,但是当医生出来和她说我的情况,征求她的意见时,老婆说,还是被吓着了。
医生说,情况很严重,三根血管有问题,左前降支狭窄95%,后降支狭窄70%,左回旋支狭窄80%。医生建议两种方案,一个是冠脉搭桥,一次性解决三根血管的问题,另一个方案是装支架。
老婆说要开胸做心脏搭桥手术,这个事先根本没有想到,这让她觉得我的病真的极其危重,心情也就惴惴不安起来,当然按照事先我们的商定,还是选择比较稳妥一点的第二方案,安装支架。
老婆与医生的对话都是事后她与我复述的,可以想见,不太能够扛得住事情的老婆也是承受了极大的心理压力的,真的摊上事,自己的至爱亲人生死关头,这样的煎熬任谁都不好受。
手术的过程倒是真的简单了,局麻,我清楚的听见医生、助手和护士们的谈话,装了一个不够,还要再装一个。
前后大约一个小时手就结束了。
我右手手腕处缠上了绷带,安装支架的导管就是通过这里动脉血管上的一个小口子进去的。
我是走进手术室的,手术结束也我很清醒,我自己可以走,但是医生坚持说必须躺在是手术床上拉回病房,于是我就只能老实躺着,任由她们推着病床。我们彼此也没有什么说话交流,只听得见医院特有的那种嘈杂人声,病床脚轮滚动声。我仰望着走廊过道的天花板,眼前是影视剧里常见的那个镜头,顶灯一盏一盏在我眼前划过,划过。。。
回到病房,我从手术病床挪到原先我睡的病床上,与以前我们常见的情形不一样的是,那些刚刚做完手术的人是被家属和医护人员合力抬着移到病床上的,而我则是自己扭动着肥胖的身躯挪到病床上的,一方面我自己还行,还能够动换,另一方面,实在是别人也不太好搬动我这200来斤。
这时候的我心情还是有些轻松的,该做的,能做的,我都做了,虽然此前抗拒,想保守治疗,但是一旦别无选择,只能接受,做了就做了。躺在病床上,也就暂时不去想太多的其他事情。
不过,让我没有想到的是,这会儿,最为难的事情竟然是大小便这样的琐事。前面说过,因为输液,不能到厕所小便,只能尴尬地选用尿壶,这的确需要学习。上大号也是一样,好在上大号没有小号那么频繁,而且能够忍一忍熬一熬。最后实在不行了,就和护士商量,看能不能把微泵带到厕所里。护士说行,这玩意儿有带电池,短时间可以不插电。这才解决了大问题。
还有就是手术创口的问题。这个很小的创口扎着很紧的绷带,这个紧可不是一般的紧,简直就是勒,医生用力压住创口,然后狠劲地缠绕了几圈绷带。这很难受,疼,涨。医生说,动脉的血压很高,要是扎得松,创口有可能往外渗血,严重的话还有可能被冲开。被医生一吓唬,只好强忍住疼涨的难受,好在时间不长,过半个小时,医生就来松一下,重新包扎一下,过了几个小时,也就慢慢适应了。
微创手术就是便捷,第二天中午,我们就出院了。医生开了药,嘱咐了几个注意事项,包括按时坚持服药,定期回到医院复查。我很关心术后什么时候可以恢复运动,运动要注意那些事情。医生说慢慢来,等过了个把月吧,看看有没有什么新情况,要是都好,就选择合适的运动,适当地锻炼起来,不要剧烈。包括走路等运动是最合适的。
看一下账单。账单一共四页,住院费用合计16978元。其中包含两只支架的费用,以及辅助设备的费用,包括增强冠脉CT,冠脉造影等。长长的账单也看不清楚看不懂,但是几个项目印象深刻。冠脉造影2000元,支架置入手术费3418元。支架以及安装用专业设备包括PTCA导丝1800元/根,指引导管870元/根,亲水性涂层导丝230元/根,球囊导管两条每条235元,球囊扩张导管425元/根,充盈压力泵740元/个。那个支架本身来说算是便宜的,每套590元。这些东西大致算下来,也就6000多元。
医院的账单很复杂,以前央视做过节目,说账单里面猫腻很多,很多项目局外人根本搞不清楚是什么,有没有做过这样的治疗项目,该不该收,该收多少,一笔糊涂账。病人就等着挨宰吃哑巴亏。人们常常诟病医院黑,大约跟这个有很大关系。客观地说,医院收费的确很复杂,里面有体制性的先天问题,有管理上的不足和漏洞,当然,更有一些人昧着良心捞钱,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整治,这方面的问题在大大好转。拿心脏支架来说,前些年动辄几万元的费用,通过现在的医院的集采方式,价格虚高被打了下来,其中的居间费用也大为减少,当然,我们都还说不清楚,现在的费用是不是已经是合理的费用,里面的水分还有多少,至少,从几万元一下子减到几千元,老百姓也是实实在在受惠良多,至少,我们病患的心里感觉好多了。
感觉一好起来,白衣天使的白色又纯净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