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教书留下的两个笑话。。

标签:
教育时评文化 |
分类: 记录 |
今天是教师节,在我教书的年代,那是没有这个节的。后来有了这个节,我又逃离了教师队伍,错过了一个可以好好好好庆祝一番,好好自豪骄傲一下的节日。。
无论从哪个角度说,7年的教书匠生涯于我而言都是铭心刻骨的。1981年—1988年,我先后在两所学校教过书,前一所学校是我的第一份职业,初学乍练,有些手生有些笨拙,但是态度认真,总是努力想做一个合格的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样子。那时是真年轻,也敢教,我数了一下,居然教过7门课,除了本行的语文,英语、政治、地理、历史、体育甚至音乐都教过。当然,这些课程都是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被逼上架的,年少气盛,也就没有更多顾虑,想不到是否会误人子弟。三十多年过去了,这些课都是怎么上的,或者说都是怎么混过来的,我已经没有多少记忆了,但是,体育课和历史课的两个镜头依然会经常浮现。
我喜欢体育运动,但是玩体育项目和教学完全是两回事。当时很多学生对武术感兴趣,问我能不能教几个套路。我从小非习武之人,而且我压根对舞刀弄枪的不感兴趣,现在要我教他们武术拳法套路,真是难为我。不过,活人也不能被尿憋死,既然我当上了体育老师,总不能说我不会。
我连夜找来一本武术教练的书,按照上面画的分解示意图,一招一式的自学,然后第二天在操场上交给学生。这一个方法也还好,开始还能够唬住学生,以为我还真的有些拳脚功夫,可是时间一长,我这现学现卖的手脚都露怯了,有些动作本身就不规范很别扭,这还好,因为反正学生也不知道正确的规范的动作是如何的,好歹我也装出行家里手的架势。要命的很多动作我也记不住,前学后忘记,有时候重复,学生一头雾水,搞不清楚为什么这个动作在这里要重复。后来,实在没有办法了,我就只好把动作文字和分解示意图画在小黑板上,咱们一起照着比划,这才把那整套拳给教完了。
还有一个细节来自历史。中学历史中讲到过一个日本名人阿倍仲麻吕,是日本奈良时代入唐留学生。这段历史我不熟悉,备课又不认真,最后把阿倍仲麻吕生生地叫成阿部仲麻吕,还一再这样叫着。学生看着和书上的有出入,在底下暗笑,可也没有人敢出来纠正我。在很多年之后,一个大胆的学生才说出这段故事,当成一个玩笑。
记录那段时光的痕迹很少,翻检了一下,只有一张照片还在,那时候的模样比现在自然周正一些。贴上,算是对教师节的纪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