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跨年之旅(上):意外得来之松庄

(2018-01-03 11:03:55)
标签:

松庄

乡愁

旅游

分类: 旅游

去年出门,回的家来,已是今年。既是一个结束,又是新的开始。岁末年初,我们出去走了走,分别去到丽水的平田和松庄,还有,就是千年曙光照耀的温岭石塘。


去丽水与摄影有关,基本上属于熟人推荐。平田所在的四都乡是一个摄影基地。丽水历来摄影之风繁盛,爱好者众多,举办了很多国际级的摄影比赛,有自己的摄影节,还出了许多摄影名家。当然,秀山丽水,本身就是楚楚动人的俏佳人,是摄影家取之不竭的题材富矿和灵感来源。与此同时,好事好色的摄影家们与极力想发展经济推广旅游资源的政府部门通力合作,不断寻找开辟新的最佳摄影点,建设新的摄影基地,由此带动了一方的旅游开发经济发展。


跨年之旅(上):意外得来之松庄

跨年之旅(上):意外得来之松庄

跨年之旅(上):意外得来之松庄

跨年之旅(上):意外得来之松庄

跨年之旅(上):意外得来之松庄

跨年之旅(上):意外得来之松庄

跨年之旅(上):意外得来之松庄

跨年之旅(上):意外得来之松庄

跨年之旅(上):意外得来之松庄

跨年之旅(上):意外得来之松庄

跨年之旅(上):意外得来之松庄


于摄影,我顶多算个爱好者,虽玩了好多年了,但毫无建树。这一方面是我愚钝笨拙,既无天赋又不够努力,始终也不开窍。另一方面,也和我不喜欢拍摄风光有关。在我的理念中,人文纪实摄影更有灵魂,更具精神内涵。自然风光,尽管的确美轮美奂,尚佳的风景图片美得让人窒息。但是,在我看来,拍摄美景,更多需要的是技巧,机遇,包括设备,高档的设备架在那里,拍出来的东西就是不一样。而且,现在数码摄影的后期技术那么强大,即便是一张非常平庸寡淡的片子,经过巧手加工,立即会变腐朽为神奇,出来大片的感觉。所以,现在很多时候,已经不是拍照片,而是做照片。而这样的技术,在纪实摄影上就不太适用,或者说,纪实摄影根本就杜绝了这样的技术改造,那些炫酷的技术手段,在纪实摄影这里,压根就行不通。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我偏好纪实摄影,更在意照片的人文内涵,而非绝美的风光。


从这个角度说,我去到丽水四都的摄影基地看看,原本可能就是南辕北辙的误会。当然,不拍,拍不了风光大片,看看风景也是好的。风光好,客气清新,总是给人愉悦的感觉。


抱着这样的心态,我们来到了四都,结果,与预想的也差不多。很多是人为的造景,而且这样的风光摄影,必须在很特殊的天气条件下完成,才能出意境。比如山岚氤氲,云山雾罩,群山若隐若现,自是别有一番气象。抑或在一场大雪过后,错落的山村与周遭白茫茫的雪野相映,视觉冲击力自是倍增。这一切,我们去时,都不存在,水汽偶有,不成气象,一缕缕,一朵朵,无法掩映苍山,也不能突出小村之美。站在摄影基地四顾,一览无余,平淡无奇,无险无拙,虽然偶有几点可观之处,但是整体而言,乏善可陈。


我们说的偶有的亮点,大约山道旁柿子树上累累的果子,算是一个。柿子树叶子基本掉光了,剩下的全是果子,密密麻麻,煞是好看。大概这一片柿子树的成熟时间都差不多,果子颜色基本上都是淡淡的粉色,有一些果子外面还包裹着一些白霜。令人好奇的是,这许多的柿子为何无人采摘?是人力不足还是柿子不好吃?只可惜这满树令人艳羡的柿子,任由雨打风吹,尽待自然落果,沦落成泥。


且行且看,我们来到了平田村。这也是一个摄影基地。村子里有几间民宿,大都也是为摄影爱好者准备的。设置装备倒也不俗,只是这个季节真不是拍照片的时候,民宿大都锁着门。有几处房子正在整修,还有几个工地,看上去像是把原有的旧村舍夷平了再在上面盖新房。一间叫爷爷家的民宿内,一个摄制组正在采访一位美女,大概是趁着淡季,她们在宣传自己。有人有兴趣在关注,又是大兴土木搞建设,看来,这里的行情不错。看来朋友说的一到夏天,这里的民宿可能订不到位置的话不虚。


离开平田,我们继续往四都乡走。到了四都后,我们有些失望,没有人,显得空荡荡,静悄悄的。我们很难想象,到了夏季,有那么多的摄影爱好者会来这里采风。。。


离开平田和四都,我们都觉得意犹未尽。总算来过,省得再惦记着了。也好。但是,元旦假期才刚刚开始,应该再找个地方去看看。去哪儿呢?


我忽然想起我关注的一个有关旅游的微信公号上,曾经推荐过附近的一个古村,上面说得挺好,配的图片也很有调调,既然来了,不妨去看看。我赶紧翻出那个微信推送的文章,它说的村子叫松庄,距离我们在的四都乡不远,大约也就560公里的样子。说走就走了。


调好了高德地图,按照导航,我们往松庄赶。

跨年之旅(上):意外得来之松庄

跨年之旅(上):意外得来之松庄

跨年之旅(上):意外得来之松庄

跨年之旅(上):意外得来之松庄

跨年之旅(上):意外得来之松庄

跨年之旅(上):意外得来之松庄

跨年之旅(上):意外得来之松庄

跨年之旅(上):意外得来之松庄

跨年之旅(上):意外得来之松庄

跨年之旅(上):意外得来之松庄
跨年之旅(上):意外得来之松庄

跨年之旅(上):意外得来之松庄

跨年之旅(上):意外得来之松庄

跨年之旅(上):意外得来之松庄

跨年之旅(上):意外得来之松庄

跨年之旅(上):意外得来之松庄

跨年之旅(上):意外得来之松庄

跨年之旅(上):意外得来之松庄


说是不远,可是开着开着我们心里慢慢地发毛了。路,是典型的山道,基本上就是一个车道,过一段路稍微宽一点,容两个车交会。不过倒是不用担心车辆交会的问题,因为除了我们,根本没有第二辆车,连自行车,摩托车都见不到,更别说见到行人了。两旁景色虽是不错有的可看,可这穷乡僻壤的,荒无人烟,越开车心里越是没有底。导航一直在提示,这让我们稍感宽慰,至少说明我们的方向没有错。时间已经到了下午的三点多钟。我们在想,要是在三点半再不能到达松庄,我们就直接打道回府,不能再前行了,再晚了,回来就得赶夜路,黑灯瞎火,山路弯弯,坡急路窄,万一有个闪失,就不好玩了。


就在我们几乎下决心返航的时候,转过一个弯道,前面赫然出现一块路牌,指示前方就是松庄。那一刻,柳暗花明的感觉不错。我心里在嘀咕,虽不是千山万水、千难万险赶过去看你,松庄,你可以千万不要让我们失望啊。


心诚则灵,松庄真的没有让我们失望,它有着我们想象的样子。


说它存留着真正的乡愁,是因为它素颜以对,并无不当的雕饰。


尽管村子里到处可见危房请勿靠近的警告牌,但是,穿行其间,并无不安的感觉,即便是那些看上去摇摇欲坠,一阵小风都能够刮倒的断壁残垣,也未令我们胆战心惊。相反,望着这样的景象,倒是觉得,这大概是目前大部分偏远山村真实的模样。土墙斑驳,黄色已经被洗成了淡黄色。五尺坑绕村而过,水清冽,缓缓流过。几只鸭子安静地浮着水,见着人来,也未有动静。那座看上去有年头的石拱桥成了村景的点睛之笔,站在桥上,不论往哪个方向看,都可以取出很耐看的景致。往山边看,望不到溪水的来头,只觉得好像从石缝从树间不知不觉就流淌出来了。顺着溪流看,尽管隆冬季节草木凋枯,略显单调,但是仍有几片叶子、几朵小花在映衬着村色。溪边的一户农家灶头飘出淡淡的烟,不知道在烧着什么,按理说还未到晚饭的时间。忽然瞥见她家门口摆放的一篮各种草,我就在想,她们是不是在熬着什么草药?


再往村子走,我们来到了村子最大的建筑,叶氏宗祠。与一般的宗祠不同的是,这里既供奉着祖宗的画像和牌位,同时,又兼着居家养老院的功能。四位老人正全神贯注盯着看电视,见着我们到来拍照,他们依然目不斜视,就当我们不存在。看来,他们的生活就是这样的安定和祥和。旁边的厨房里,一位大嫂已经开始张罗晚饭了,她咚咚地切着菜,炉灶上冒着腾腾的热气。我们不忍打扰他们,从宗祠退了出来,回头望时,村子里最大的一股炊烟已经袅袅升起,并且四散蔓延开去。。。


村头那棵巨大遒劲的枫香树弯曲着枝干仿佛伸出的臂膀,遮护这个古老的村庄。树旁一块写着“松庄”的水泥牌子已经断裂成两截。不远处,是城乡公交的一个站点,一位中年汉子正看着我们很开心的笑着,我们上前与他搭话,想问几个问题,但他不回答,只是憨憨的笑着。百度资料显示,松庄村位于三都乡的西南边,现有人口581人,全村以种植竹林为主导产业,同时兼顾各类高山水果和高山蔬菜的栽培,其中“松庄笋”已成了知名品牌。


离开松庄,我们继续赶路。忽然就想起了前不久刚刚仙逝的著名诗人,他写下过“乡愁”,不知道是不是他率先引导了人们的愁绪。怀念乡愁,寻找乡愁,记住乡愁,乡愁成了我们一道迈不过去的坎儿,一个谁也说不清楚道不明白的东西。我们走出高楼大厦,离开现代化的技术,来到僻远落后的乡村,是不是就算寻找乡愁?那些断壁残垣的村落,恬淡安详抑或目光呆滞言语木讷的老人是不是就是我们记忆中的乡愁?同样,全面翻新旧建筑,一律刷白整平土墙,让后在上面画几幅拙劣的风俗画,有了崭新模样的新农村能不能承载乡愁?


我说不明白,大约很多人和我一样也会心存困惑。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若是在翻新刷白和原汁原味之间二选一,我宁可希望是后者,尽管它可能不久之后就坍塌夷平,以致慢慢湮灭殆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