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豫”见(一):开封有个包青天

(2017-05-27 11:29:47)
标签:

古迹

旅游

包公

反腐

开封

分类: 旅游


此番河南之行,起意倒是很早。最主要的目的地是郭亮村的挂壁公路,以此为中心,周边地区顺带着就玩了。目的性很明确的自驾之旅,路书很好做,也没有更多的纠结,把河南开封、安阳殷墟、林州红旗渠一并纳入,然后选定出发日期就可以了。唯一剩下问题是景点的先后秩序。


早几年出门,我喜欢做很详细的攻略,总想像安排外交出访一样,把时间地点等程序安排得井井有条,秒米不差。愿望是美好,事实上很难实行。我们规划得再好,也赶不上变化。我们做攻略无非是借鉴别人的经验而已,而别人的经历和体验那是别人的,不一定适合我,再说,别人写下的东西也有个时过境迁的问题,看着挺热闹好玩,实际上按照那个的线路走过去,面目全非,满不是那么回事,结果悻悻然而归。有过这样几次不太愉快的经历之后,我们就开始尝试那种边走边看,走到哪里算哪里,随时改变行程和目的的玩法。这样的玩法大概有两个关键,一个是对目的地当然要有一个大概的框定,大方向是明确的。第二个就是随心所欲,信马由缰。这个缰就是自己的心情,可能是一惯的爱好,可能是彼一时的突发奇想,或者是被某一个景点某一个故事某人的某一句话触动,变成说走就走的行动。当然,这样的玩法也有一点必须把握,那就是可能只能独狼式的旅行,因为现实中几乎很难找到这样志同道合的的旅伴,即便有人说可以完全由着我们,我们走哪里他们也就跟到哪里,即便这样,我们也内心也会觉得不安,觉得对不起旅伴。

 

“豫”见(一):开封有个包青天

“豫”见(一):开封有个包青天

“豫”见(一):开封有个包青天

“豫”见(一):开封有个包青天

“豫”见(一):开封有个包青天

“豫”见(一):开封有个包青天

“豫”见(一):开封有个包青天

“豫”见(一):开封有个包青天

“豫”见(一):开封有个包青天

“豫”见(一):开封有个包青天

 

“豫”见(一):开封有个包青天

“豫”见(一):开封有个包青天

“豫”见(一):开封有个包青天

“豫”见(一):开封有个包青天

“豫”见(一):开封有个包青天

“豫”见(一):开封有个包青天

“豫”见(一):开封有个包青天

前一篇“豫”见:番外篇写的是临时动议听从朋友的建议,在去河南的途中拐到合肥三河古镇,这一个经历很不错,它正是我们那种随性玩法的最好例证。离开三河古镇,我们继续前行,在安徽阜阳歇歇脚,住了一夜,第二天一早我们起身前往河南。原先我们的想法是直奔主题,去郭亮村,但是因为在三河古镇耽搁了一站,我们就又变卦,将第一站改在了开封,去看看包青天的开封府。


说实话,虽然对开封和开封府有期待,但是不敢有太高的奢望。我说不上为什么不敢奢望,可能是故意减低期望值,免得失望,也可能是对河南没有信心吧?反正我是抱着走走看看,无可无不可的态度去的。后来证明,这样的心理预期是对的,因为我们看到的景色让我们惊艳,我们得到了意外之喜。


我们这样的年纪,往往是被包公戏洗脑的,以前的电影,舞台戏,后来的电视剧,从文艺创作到现实中的反腐倡廉,包黑头都是不朽的形象。对我而言,还有一个特殊情况。我现在很多时间花在做手工皮具上,我做手工时有个毛病,必须放点什么声音,音乐,广播,相声,或者评书,所谓伴随式收听。喜马拉雅的评书是我听得最多的,其中很大一部分就关于包公,单田芳,袁阔成,连丽如等说的都有。以前我比较喜欢听《盗墓笔记》之类的诡异小说,但是说实话,夜深人静,一个人在作坊里,拿刀使斩、穿针引线的,听着阴森诡异的故事,多少有些恐怖瘆人,所以后来比较多的改成了热闹喧嚣一些相声和评书,它们正好可以和安静的手工活儿有些互补。


到了开封府景区之后,首先让我们感到震撼的,是它的府门和牌坊,高大巍峨庄严雄伟,很有气势。据说重建的开封府,占地60余亩,建筑面积1.36万平方米,它是依照北宋李诫的《营造法式》修建,布局规整,庄重典雅,高挑的屋脊、精细的彩绘,处处体现了宋代的建筑风格。整个开封府以府门、仪门、正厅、议事厅、梅花堂为中轴线,辅以天庆观、明礼院、潜龙宫、清心楼、牢狱、英武楼、寅宾馆等五十余座大小殿堂、楼宇。


开封从五代后梁开平元年(公元907年)开始为都城,迄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岁月更迭,历经沧桑,形成了极为浓厚的文化积淀。因为包拯的名气人太大,与包公熠熠生辉的光环相比,其他先后在此任职的一大批杰出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如寇准、欧阳修、范仲淹、苏轼、司马光、蔡襄、宗泽等都显得黯淡。说到这些名臣大士都被包拯的星光给遮蔽了,其中有一段关于欧阳修主政开封府的轶事也有点意思。


包拯为官清正廉明、执法威严、不畏权贵、不护亲友,官威严厉,朝野俱畏。仁宗皇帝为了平抚修复君臣及大臣之间的关系,下令免去了包拯的开封知府职务。52岁的欧阳修被任命为龙图阁学士兼开封知府。生性文弱的欧阳修上书推辞无果,只得勉强走马上任。上任后的欧阳修并未敷衍庸碌,而是勤政爱民、恪尽职守。与包拯有区别的是,他实行了宽简政治,从建章立制入手,从制度上约束官员的行为;同时加强教化,引人向善。他认为贪赃枉法之徒毕竟是少数,严格按法令处置就可以起到震摄作用。他推行的宽简仁政把开封府治理的井井有条,深得百姓爱戴。但是,由于健康原因,欧阳修只当了八个月的开封府。


在欧阳修宽简仁政的塑像前,我在想。人们总是对敢于严惩贪腐的包拯青睐有加,但是,从长治久安的角度说,欧阳修的宽简仁政能够着眼于从制度完善的角度入手,从根本上防腐倡廉,这应该更加具有远见。只是在很大程度上,这样的制度建设有些理想化,而严刑厉法却立竿见影,成效卓著。从老百姓的角度说,三口铡刀一摆,贪官污吏人头滚滚,看着解气过瘾,所以,包拯的功劳就更加千古流传。


与其它景点一样,开封府也有实景表演,自然,是包公铡贪官的戏码。只是这个戏码大家都熟悉,而且烈日炎炎之下,观众被暴晒也是够辛苦的。


开封有个包青天,这是黎民百姓之幸。看着开封府游人如织,看到人们对包拯尊爱有加,这何尝不是民心所系,人心所在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