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天游(一)—小记晋陕之旅:古城西安

标签:
西安大雁塔碑林回民街美食 |
分类: 旅游 |
向西北,是一个恒久的梦想。2007年西藏之旅就曾掠过西安,只匆匆看了一眼2200多年前的兵马俑。从那个时候开始,就一直没有断了对西北黄土高坡的念想,脑海里老是萦绕着兰花花的花兜兜。
机缘巧合,时序2016年的最后一个月,终于成行。我们设计了这样的路线,高铁去到西安,在西安城内把上次没有看完的部分补上,像大雁塔,博物馆,碑林,然后再去华山,探一探自古天险一条道的西岳华山。接下来要去渭南地区的韩城,那里的党家村慕名已久。从韩城过黄河去到山西的临汾,以临汾为中心往西走黄河壶口,往北再去平遥,看看久仰的乔家大院。最后折返临汾然后取道西安或者太原回程。
作为一个喜欢自驾出行的人,按理说去西北之行也应该如此。考虑到天气、车况和身体因素,权衡再三,我们最终放弃了自驾的念头。让我们放弃开车去晋陕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位在韩城工作的好朋友,他劝我们坐高铁去那里,他负责在韩城安排车,让我们过一过在黄土高坡开车的瘾。
我们选择了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就出发了。
上面几张照片是在回民街一处叫“板眼及第”院中的华阴老腔演出。
事实上,一路下来,并未因为不是自己开车就一身轻松。按照火车的时刻表来安排行程,这对我们这样自由随性惯了的人来说,多少有些受限的无奈。好在其中也有部分线路是开了车的,尽管开别人的车和自驾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但好歹我们还是在轮子上走了一段。
从12月3日—12月12日回家,整整10天,总里程超过3000公里,除了最后乘机场巴士回家时巴士被刮蹭有惊无险之外,整个行程基本顺利。
俗话说,计划不如变化快,旅程有些改动,有增有减。比如,原本延安这个点是没有计划在内的,但是,韩城的朋友极力推荐,我们也就顺道去了圣地--对我们这个年纪的人来说,延安有着特殊的记忆,有可能是一定要去的。再如,原本是要去陕西省博物馆的,但是阴差阳错,居然没有去成那里。另外,原本也有意去到河南的郭亮村看看,但是,最后只好留待明年再去了。
第一站的西安行程安排很丰富,原本我们以为自己是来感受古都文化底蕴来的,最后无心插柳成了美事之旅。
慕名大雁塔,去看了,也没有失望。在玄奘高大的塑像前,我们想,要是没有玄奘这样的先驱,这样信仰坚定,吃苦耐劳的勇敢者,中华文化的历史可能会不一样,至少宗教的融合会有不同的走向。
说到历史的转折,说到历史的偶然性和必然性的哲学转换,来到西安我们不能不提到西安事变。如果没有张学良和杨虎城的西安兵谏,当时全国的抗战局势可能会不一样,国共之间的关系也会不一样,由此,中国的历史完全有可能重写。
扯远了,这样的联想,按理不该出现在我们这样的旅行中的。
去陕西省博物馆看宝贝是计划内的。不过,行前看的游记中说,西安博物馆很多,但是最好的是省博物馆,要看好东西一定得去那里。而且当地的出租车司机大都弄不清楚哪个跟哪个,说不定会把人带到西安市的博物馆,或者是其他博物馆。这个游记对我们影响很大。另外,我在百度地图上搜索了一下,上面标明,陕西省博物馆就在我们酒店附近500米处。事实上这是两个大的误导。西安博物馆多是事实,但是,也不是出租车司机都一头雾水,我们在大雁塔乘车准备返回酒店时,出租车司机告诉我们,陕西博物馆就在大雁塔周边的小寨附近,我们会经过那里,但是,我先入为主,直接就认为这是出租车司机在蒙人,这个历史博物馆肯定不是陕西省博物馆,而是另外一个博物馆。就这样,我们与陕西省的历史擦肩而过。不过,到现在为止,我还是没有搞清楚为何百度地图要那样标注,而且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就是陕西省的博物馆,这也不符合常理。
这一切,可能很大程度该归责于我们处女座心态,轴,爱钻牛角尖,不善随机应变。
大雁塔感受了古都的帝王之气,省博物馆错过了,华清池不想去,既然百度说有省博物馆,我们就去看看,一到那里我们看到的却是西安碑林博物馆,馆里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他也不知道省博物馆在哪里,为什么会在碑林博物馆这里标注省博物馆。有可能省博物馆原先在这里,后来搬了出去。
其实,碑林博物馆也是好去处,尤其对我这样还算是喜欢书法的人来说,原本就该来看看,里面的一些古石碑,包括虞世南《孔子庙堂碑》、褚遂良《同州圣教序碑》、欧阳询《黄甫诞碑》、张旭《断千字文》、柳公权《玄秘塔碑》,僧怀仁集王羲之书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颜真卿《多宝塔碑》、《颜家庙碑》等,无一不是绝品。另外,汉《曹全碑》,隋《智永千字文碑》、唐《怀素千字文》、张旭《肚痛帖》等,也都是驰名中外的书法瑰宝。只是行色匆匆,不及细细品味。
我说了,意外的收获是美食。一到西安,我们就去尝了德发长的饺子宴。说实话,东西是好吃,但是对我们这等需要减肥的胖子来说,晚餐品尝美味佳肴,心里总有犯罪感。因为有这样的心态,所以任是多么好的美味,到了我嘴里,都是要打折扣的。再者说,我本来就不是美食家,也不是冲着美食去的。但是,到了著名的回民街,看到那里喧嚣热闹的场面和乌央乌央的人流,我着实吓了一跳,没想到这里的人气那么旺盛,受到那种美食氛围感染,我不自觉地被裹挟进了食客队伍中。更何况,每一个胖子,天生都是吃货,到了那里,抵抗不住美食诱惑,再自然不过了。
后面的三天,我们每天都去回民街,把我们看中的美食都尝了。肉夹馍,羊肉泡馍,凉面,羊肘子,羊肉串,吃得津津有味,那一刻,只有味蕾的满足,其余的事情,暂且抛开一边。
五彩灯光下的回民街美食,让我们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