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1、到了孔林,必到孔墓,到了孔夫子的墓地,则虔诚跪拜更是必须的。这两位应该是一对母女,带着崇敬和虔诚而来,想来也一定是带着满意而归。

P2、煎饼卷大葱就是这样做成的。

P3、小景。

P4、泰山的南天门为背景。

P5、登泰山看日出本来是一个传统的,人人向往的节目,但是,我们打听之后,发现有些难度。因为半夜十二点之后,中天门至南天门的索道已经关闭,也就是说,要登上玉皇顶看日出,必须步行通过18盘,这个步行上山,对我们来说,比登天还难。我们也问过当地人,希望能够住在山顶,大家都说现在临时根本定不到房间。另外,我们也不可能头天晚上上山来到玉皇顶,露营等着看日出,所以,权衡之后我们只好放弃。不过,我们是在早晨5点起床,赶到山上大约是6:40分左右,这个时候,距离日出的时间过去不久,那天的日出时间是6:03左右,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再起的早一点,没准儿就能够赶上看一眼日出,眼下,就只能看到日上山岗了,这和真正看日出不是一回事,但是聊胜于无吧。

P6、再来一张登山照片。

P7、泰山的石刻真的洋洋大观,我非常喜欢这一幅,置身云汉,字体端庄大气,结体方正,遒劲有力,又不张狂。这种没有一点火气的字,现在是越来越少见到了。“置身霄汉”4字由巡抚都察院李树德于康熙五十六年(1717)用楷书写成。

P8、这是在敕建玉皇顶庙里面的一个场景。给人印象深刻的是满满当当的连心锁。这是此前留下的,现在好像已经不时兴了,抑或考虑到承受能力的问题,被禁止了。

P9、古登峰台。

P10、留影。

P11、留影,可惜拍不出背后变幻莫测的云海。

P12、这些正躺在泰山顶上枕着泰山风云入眠的人,大都是早起看日出的,这会儿,应该是心满意足地酣酣就寝的。虽然姿势不雅,但是能够在泰山之巅美美睡上一觉,此生愿足。

P13、这一幅字当初看的时候,觉得很不错,现在看,缩小了看,有些一般,显然,力道还不够。不过,在旁留影,我倒是一副酷的模样。“雄峙天东”4字由山东巡抚王国昌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题。

P14、拍完照,心满意足地下来。

P15、在台儿庄的非遗民俗区一个店铺,风韵犹存的老板娘说她母亲是工艺美术的大师,她老公也是,店里买的都是她自家出品的,有些粗糙,带着山东煎饼大葱味儿,不错。老板娘人热情,于是我就买了点小礼物。

16、台儿庄景区大门的夜景。我估计不会再来这里了。我要的东西没有,它的东西在哪里都能够看到。

P17、知道吗,这也是在台儿庄景区,看上去像极了江南水乡,和秦淮河上的画舫一模一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