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夫妻猎艳杀人天理难容

标签:
怀孕猎艳杀人善良纯洁杂谈 |
分类: 观察 |
7月24日,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南县一孕妇谭蓓蓓以身体不适为由,骗取17岁被害人胡某信任,胡某送其回家后,并骗胡某喝下带有迷药的饮料。胡某昏迷后,孕妇丈夫白云江欲对其强奸但未得逞,后二人将胡某杀害并掩埋尸体。7月28日,两名犯罪嫌疑人被警方抓获。由于谭蓓蓓生产,警方称报捕的日期一再延后。8月6日下午,谭蓓蓓顺利产子后,证据补充工作也基本完成。9日,警方已经正式向检察机关提请逮捕白氏夫妇。
这个案子让人唏嘘之处,让人咬牙切齿的地方很多。首先,17岁的被害者成为焦点。她生前发出的最后一条微信是说自己搀扶一位孕妇回家。正是这一番好心善良被歹徒利用,让17岁的花季少女走上了不归之路。人们在纷纷谴责恶人夫妇歹毒的同时,对被害人不幸遭遇深表同情的同时,也对少女丝毫没有戒备的不设防心态作了分析,由此人们呼吁,要对青少年加强危机教育,要提高她们的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让人感慨地是,一方面我们在为社会公共道德缺失人情冷漠的现实痛心疾首,极力呼吁要重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悲悯善良,助人为乐。另一方面,我们又在强调要加强自己保护和防范。这是一道难题,在那些极善于伪装,极度变态的罪犯面前,不要说涉世未深的青少年,即便是成年人,又有多少人能够具备洞察力判断力,能够在道德良知要求和防范戒备心理之间做出最佳的选择呢?事实上,成年人落入陷阱的也很不少,不然就不会有农夫与蛇那样的伊索寓言了。现在人们受到的教育和劝戒,也都有些难于自圆其说,有的侧重于道德完善,有的侧重于自保,都有道理,又都不完备,真正的两难。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首先还是要保证自身的安全,这是前提,为了自保无虞,哪怕错过了些什么,也是值得的。对那些真正为了保证自身安全而放弃对别人的帮助救援之类的,外界要给予充分的理解,不要轻易地施以道德鞭挞,进行道德审判。
其次,最新有报道说,谭蓓蓓在生下孩子之后,性情大变,整天价抱着孩子不撒手。这个情节背后,我们也可以读出很多东西来。不知道记者发这样的新闻想说明什么,我们也没有亲眼看见谭蓓蓓到底是怎么样的抱着孩子不松手。大约简单地说,这样的举动可以说明虽然谭蓓蓓毒如蛇蝎,天良丧尽,但是,面对自己的骨肉,展露了自己母性的一面,可谓人性一息尚存。都说虎毒不食子,即便是再歹毒的人,在刚刚生完自己的孩子,总还有些人性,至少算是余温还在,这一点,我想,我们大家都能够理解。问题是,我们还需要看到另外的一方面,在我看来,谭蓓蓓此举很大程度是为了自保,她希望孩子能够成为她保命的工具。她十分清楚,在生产之后,在哺乳期内,她不会被正法。一个嗷嗷待哺的乳儿,这是最好的挡箭牌,也是博得法官和社会同情的最好幌子。
不过,谭蓓蓓想没想过,过了孩子的哺乳期,到了她可以承担刑事责任的时候,她怎么办?到了那个时候,人们剥去了她乳母的装饰,还原她恶人本来面目,她还逃脱得了法律的制裁吗?
这一点,我们相信法律的公正,相信善良的人们理性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