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行摄丽水之悠悠古堰

标签:
古堰画乡旅游摄影自驾古樟树 |
分类: 旅游 |
做过一个计划,五一原本就去丽水,想在古堰画乡—遂昌南尖岩—云和梯田—景宁云中大漈一带转转,攻略是在浙江日报上看到的,说都不错,网上搜索了一下,也都是说好的多,所以也就认真的准备了,不过,计划没有变化快,小长假的第一天与刚刚过世同事的告别仪式起了冲突。这位同事英年早逝,虽然我与他并无更多交往,私交不深,但是,同事一场,这最后一次,无论如何得去送送。出游之事就暂时推后了。第二天又是风又是雨的,也没了兴致,关键是整个计划打乱了,好像一个链条断了。
这样的短假期,出游本来随意性就很大,还是随遇而安吧。到了五一这一天,虽然只有一天的假期了,我们还是出门了,还是那句话,就权当开车散步了。我们起初的想法是周边的小景点看看的,目的地是磐安县的高山杜鹃花基地,不过,等到上了高速公路,才觉得这个具体的地点好像不甚了了,到了那里还得再找地方,这让我们有些犹豫起来。我们突然就想到,干脆不如去了丽水,选择原先规划中的一个点,大约时间肯定是够用的。于是我们把GPS的目的地更改丽水的古堰画乡,一路直奔而去。
去哪里,有两个原因。网上说那个地方风景很美,是摄影创作的好去处。另外,这个地方据说是全国著名的油画创作基地,和广东深圳大芬油画村一样,这里已经形成油画创作生产的一定规模。我不是摄影发烧友,也不懂油画艺术,但都还算是喜欢此道,拍几张像样的风景照,淘点油画,也是不错的,即便只是看看也无妨。
这古堰画乡还真是近在咫尺,100多公里,也就眨巴眼的功夫。到了那里才知道,这个景区应该分为两个部分,古堰是古堰,画乡为画乡。我们按照当地人的指点,先到的古堰。五一这天天气好,来的人不少。景区么门口停满了私家车,正在担心停车不方便时,忽然发现,门口有个被栅栏围起来的停车场,里面空着很多车位。正在犹豫之时,一位管理员上来告诉我们,还是停到里面去,外地车辆是免费的。这让我们喜出望外。去年十一去贵州西江千户苗寨时,停车的噩梦般经历记忆犹新,现在居然有专门向外地游客免费停车服务,实在也算是难得,对古堰景区的第一印象陡然加了很多分了。
古堰的入口处不远,就是一个文昌阁。文昌阁到处都有,这个俗名八角亭的文昌阁建于清朝嘉庆年间,距今也有200多年的历史了。结构与其他地方的文昌阁也大同小异,不过它的所建的位置有些讲究:妙处有三:一这里正好是村尾,风水流韵;二是官道必经,可供商贾旅人避雨小憩;三是此处坐拥千年古樟,恰与小桥流水融为一体,绿荫匝地,流水潺潺,藏风蕴水,意境幽雅。
这最后一条给人最大的感官刺激,十多棵护岸香樟年龄基本都在800—1000岁,最老的据说已经1200岁。这么大,这样好的树型,这样高龄的樟树已经很少见到了,连绵成群的更少,到此一游的人无不为之惊叹。让自己掩映在樟树宽大的浓荫中,走在小圆石铺就的村中小径,呼吸着仿佛有着翠绿颜色的空气,听着绵软的流水声,这样的惬意,不是哪里都能遇上的。
再往前走,就是著名的通济堰大坝了。资料上说,它是世界上第一座拱形大坝,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是浙江省历史最悠久的大型水利工程。通济堰拱坝长275米,底宽25米,高2.5米。拱形拦水坝加长了坝体,减少了水流对堰坝单位宽度的冲击力,能更好地承受水的冲力,对现代人来说,这是个普通的常识,但对1500多年前的古代人来说,却是一个了不起的发明创造,比西班牙人建于16世纪的爱尔其拱坝和意大利人建于1612年的邦达尔拱坝还要早1000多年,是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史上的一大不朽杰作,与四川的都江堰、广西的灵渠、陕西的郑国渠、宁波的它山堰并称为我国古代五大水利工程。2001年通济堰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来古堰画乡必看的景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