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千年古村

标签:
古建筑古村文化保护继承和发扬文化 |
分类: 文化 |
上周末,开着车闲逛,来到邻近的东阳市南马,不经意间瞥见路边立着一块牌子,“千年古村安湉”。我历来是对古村古民居感兴趣,从中窥见找寻古风古韵,实在是一件快事,既然是漫无目的的晃荡,不若就拐进这个村子看看。
村子倒是不大,也有几间有了些年头的房子,看上斑驳得有些沧桑,不过,更多倒不是给人历史沉淀感,而是人去楼空,黄鹤远去的破败。墙头的野草倒是葳蕤,柴门仅仅是用草绳挽个扣子就算是锁上了,里面的墙、木头屋架,农具,家具有的倒塌了,有的将倒未倒,摇摇欲坠,微风吹来,从屋顶耷拉下来的破帘子,飘摇着,似乎有些阴森的气氛。
我们没有多逗留,转到了村子的另一面,那里却是矗立着几幢崭新的颇具欧式风格豪宅。虽然没能够进得宅子里面看看,但说豪宅大约不为过,门前的大奔驰车可见一斑。不知道这个村子这些农民们是依靠什么发家致富的,但是东阳市的南马镇是有名的红木家具制作加工销售的市场,不远处的红木家具城,大型木材市场,周围村子到处可见的红木家具加工厂。看看这些年红木家具价格飙升的势头,想想这个古村有人走上了致富的道路,也是很顺理成章的事情。
古村没有找到多少历史,有的是感慨,感慨致富的农民都舍弃了传统的民居,那种雕梁画栋的中式建筑任其破败,任其消亡,而代之以欧式的花园洋房,一边慢慢破落,一边崭新崛起,一边传统的消失,一边西风的袭来,农村经济发展间,此消彼长,这是必须经历的蜕变发展的沉重代价,还是千年的遗憾,等到将来我们还是会仍旧要回头?现时的人该悲哀还是欣喜,我们真的茫然,或许,将来会找到答案的。
离开安湉村,一个镜像挥之不去。在一个古祠堂里,在一个雕刻精致的牛腿上,主人用两道粗粗的螺纹钢将牛腿和柱子紧紧地捆绑在一起。自然这是很煞风景的事情,感觉就是蒙娜丽莎脸上贴了创可贴那么恶心。可是,想想也是无奈之举,现在农村偷盗老房子牛腿的十分猖獗,而这些老房子又大都不住人,即便是原主人还在,也无力来保护。所以,我们说这么精美的牛腿之所以还在,得亏了那两道结实的螺纹钢筋。我们想说,这些是菁华,是瑰宝,必须要保护,要留存下来,可是话没有出口我们自己就打住了,拿什么保护呢?谁了保护呢?老百姓富裕的想不起来保护,他们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何况他们也都还没有意识到必须保护。政府吗?资金有限,杯水车薪,那么点钱根本顾不过来,总不能让领导们把自己乘坐的车子卖了来保护古物件吧?社会人士呢?如果是商人,在商言商,他们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把这些古建筑买下然后搬走在一个什么商业区依照原样重建,在他们看来,他们不会考虑这是不是最佳方案的问题,他们就知道,这是来钱的好道道,所谓效益最佳。还有一些社会人士,他们着急这些文化精华就这么消失了,他们希望找到最佳的方式来加以保护,他们也在呼吁,可惜大都人微言轻,说的话大都被一阵阵的微风吹散了。
我们就是这样的一类人,只有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