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航重奖是不是用力过猛?

(2012-07-14 11:16:07)
标签:

海航

重奖

奖励

恐怖袭击

机组成员

杂谈

分类: 观察

海航重奖是不是用力过猛?

 

面对海航重奖反劫机成功的机组成员,很多人有话说,褒贬不一。刚刚反劫机成功时,反对质疑的声音还不多,现在,特别是海航有了重奖的措施之后,情况有了微妙的变化,说三道四的多了起来。归纳一下,大概有这么几种。

 

一是认为这重奖有点过重了。他们认为奖励是应该的,但是不能太多太过,眼下的奖励又是奖金,又是奥迪车,又是豪宅,实在有点过分了。

 

二是不管奖励多少,这钱都是公家的,海航决定拿出来奖励就应该说明一下,不知道海航是不是上市企业,如果是的话,还要对股民有个交代。有人说了,海航如果是私企,你老板说了算,钱多钱少,那里出账别人都管不着,而作为国企,这样做就不妥当,至少应该知会公布下。现在的做法有点慷国家之慨的意思。

 

三是既要奖励机组成员,也要奖励乘客。有人指出有乘客参与了反劫机也受了伤,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去关心他们,一方面是高调的重奖,一方面却是不管不顾,如此顾此失彼,有失公允,让人不爽。

 

除了上述说法之外,大家七嘴八舌说的比较多的,还是乘客面对劫机面对恐怖袭击到底该怎么办?机上有很多人是参与了与歹徒的搏斗的,很勇敢不怕死,这样的做法在道义上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值得商榷。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不鼓励这样行为,面对劫机或者恐怖袭击,明智的正确的做法是不反抗,听从歹徒的要求,等待专业的人士来处置解救。如此行动,如果失措的话,不但无益于事件的化解,反而容易激怒歹徒,恶化事件,造成更大的损失。这种说法很有市场,也很有道理,但是因为本文主要评论有关海航重奖的事情,所以这个话题另文评论,这里不多涉及。

 

第一个问题这重奖到底到什么程度合适。海航董事长倒是说得明白,怎么奖励都不为过,这位董事长倒是性情中人,听到有人质疑奖励太重就哭了。当然,这人到底哭了没哭,是一种姿态还是一种行动,是一种不被理解的委屈还是一种愤怒,我们也不好妄加猜测,但是,因为这话海航又一次被推到风口浪尖,倒是确实的。在我看来,我是赞成海航的做法的。因为不论是本次劫机来说还是从今后的反劫机反恐怖袭击来说,这样重奖都是必要的。要知道,面对穷凶极恶的歹徒,能够迅速地作出反应,站出来与之搏斗,这是需要勇气的。不在现场,感受不到那种危急,可能我们在下面,在事后想想,这也没有什么,不就是拿出一个不锈钢的拐杖改装的凶器吗?不就是6个人吗?有什么好怕的。事后我们的确可以这样说,但是在千钧一发的危机面前,能够头脑清醒,能够见义勇为,能够直面生死考验的,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做到。作为海航的员工也好,作为乘客也好,首先这样的精神就是值得大大肯定的,就是英雄。从这个角度说,怎么奖励都不为过的说法是对的。

 

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说,如果这个劫机成功了,或者说恐怖袭击成功,那么后果将会怎么样,造成的损失将会是多大呢?物质的损失,在航空公司声誉上的损失该如何计算呢?这样一对比,奖励的这些钱,又是很小的一部分了。这个帐,是怎么算都是合算的。

 

第二个问题,这样的重奖是不是该对公众有个交代,不能由海航说说算数的问题。这一点我相信海航是会做得好的,不论是财务制度还是审批程序,都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所谓欠公众一个交代的说法,有点小气。有交代当然好,没有交代也没有什么。事先公示交代下好,事后补救下也好。应该说这是小事细节,不应该过于苛求。

 

至于第三个问题,如果网友说的有人参与与歹徒的搏斗还受伤了但是没人搭理,航空公司也不管,如果这事情真的存在,那是航空公司的责任,这对见义勇为的乘客是二次伤害,必须纠正的。有消息说海航已经决定对参与行动的乘客寄予终身免费才乘坐海航的奖励,这样的做法也是值得肯定的。

 

海航董事长看了网友质疑的声音哭了,其实,他没有这个必要。有质疑声是好事,说明大家关心此事。这对工作也是有促进作用的。如果听到这样的质疑,再认真检查审视下自己的工作是不是做到位了,这是可以的,用哭的方式来回应,就显得有些矫情了。有哭的时间,还不若认认真真地检查海航各项安保措施,通过这个事件来举一反三,来提高防范意识,确保以后类似的事情不再发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