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头那点事儿...(续31):翻修木门

标签:
休闲 |
分类: 记录 |
家居大变身是一个电视栏目的名称,内容与央视的交换空间类似,都是旧家翻新的工作。这里有很大的市场,那些住了很久,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搬新家,但又想改善一下现有的居住条件,变变花样,换换新鲜,有这样想法的大有人在。电视台看中了其中的商机和观众收视爱好,节目做的也很好看。那天看了一个节目,是出嫁的女儿为父母亲装修改造客厅,不但改造效果不错,而且还带着浓浓的亲情,最后母女双双落泪,这样实用性的节目能够哄出眼泪来,也属不易。
我的家住了快30年了,当初结婚时草草地装修了一下,后来一直没有变过,一则懒,二则犹豫,新买的房子稍远些,眼下入住的还不很多,我们也怕住进去之后多有不便。我们现在的住的小区虽然老了些,旧了些,各种配套也不齐,但是毕竟距离市中心不远,街坊邻居都已经很熟悉,出门都是熟人,附近的菜场商场医院学校等闭着眼睛都摸得着,老人们都说,这样住着踏实,亲近,有人气。所以我们也一直没有动过搬迁新房的念头。
尽管是这样住着,没挪窝,可是这窝还是想办法得拾掇拾掇,想点办法,出点新花样,找点新感觉。去年把卧室、书房墙壁粉刷了一下,地板铺了一下,感觉焕然一新。儿子回来也很高兴。今年则开始动客厅的脑筋,当时是纠结大动还是小动,请专业团队还是DIY,几番咨询比较,最后的决定折中处理,请专业人员做与自己动手相结合。天花板和墙壁,水管改造等请师傅代劳,咱看着学学。其他的活计则尽量丰衣足食。比如沙发,不换新的,只是在原有的组合沙发外面罩一个新的套,这个工作主要有领导同志亲自动手,目前已经完工,效果相当好。算算成本那时很得意地,总共才200块钱的木料,加点辅料2、30元,临到动手时发现一个新问题,家里的缝纫机坏了,本来想上网买个新的,后来犹豫了几次还是借了邻居家的。邻居家的缝纫机估计和我们的年龄也差不了太多,保养得还好,就是缺润滑油,一踩踏板机器开动起来,叽叽嘎嘎的声音很是刺耳,不过这点声音对我们常做木工的来说,不算什么,我的任何一个木工电动工具开动起来,声音都绝对响亮。经过几个晚上的叽叽嘎嘎,大功告成。我们充分地享受着DIY的乐趣。领导说,咱这有说法,叫男耕女织,和谐社会。
沙发的翻新完成后,接着就该是我的活儿了,翻修木门,其实这事也费思量。新买的木门也很便宜,200块钱出头就是崭新的了,加上门套等大约500块钱也拿下了,当然,这门和其他装修内容一样,是无底洞,好的门几千上万的都有,稍微好看点的,就要几千元。当然,这不符合我们的要求,因为光是门上豪华将就了,其他地方不配套,整个儿效果还是出不来。再说我们家的门还倒是真正的全实木,虽然不是什么名贵的木头,可是不偷工减料,掺假使假,这与现在那些弄张漂亮的木皮包裹一下,里面不知道用什么烂木头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做法,不知道还要好上多少,至少咱们自己的老东西,真材实料咱们心里有底,环保干净不影响健康。从这个角度出发,旧材料能够不扔就尽量废物利用,正好也用上自己DIY的手艺。
当然,想想容易做起来很难。首先这木门到底如何翻新就得既考虑成本又考虑效果。比如加不加门套,老式房门基本上没有门套,光秃秃的一点过渡都没有,就像一块白布料没有任何裁剪直接披在身上一样。可是要加门套工作量大大增加。有现成的门套,但是好定做,价格不菲,算算不经济。像我们这样的老门加门套好像也没有什么现成的样板,在网上搜索了半天都是那些成套的套装门加工安装,无奈之下,只好自己看着办,想着办。最后我采用的方法是门套采用木工板加面板。我选中的面板据说是巴西酸枝的,纹理不错,价格也适中。门框则是科技木的,与巴西酸枝等纹理还算搭。门套与墙体之间,除了加档固定之外,还填充了发泡胶。我咨询过网友,他们告诉我,用乐发泡胶,直接就可以固定门套门框了,不过我想我是自己给自己做,还是双重保险,既有加档固定又有发泡胶粘合,确保固若金汤。
到昨天为止,一个门的门框已经基本完成,刚刚又开始完成第二个门的门套门框下料,每天接着固定安装。
还有主体的门板准备也是用巴西酸枝的面板贴面,前几日已经裁好料,就等胶合固定了。
我了这个翻修工程,活没有完工,光是工具都已经败了好几样了,什么冲击电钻,什么射钉枪,说起来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可是器是买了,其事倒也未必尽善,总觉得我们这样喜欢DIY的,挑选工具,买工具本身就充满乐趣,有时候为了做某些东西,先要完成几样工具,这个过程本身就很有趣味的。
干活是累的,老胳膊老腿的,经不住折腾。明儿接着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