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灾难面前媒体的坚守

标签:
赵普大灾难新京报媒体日本广播协会文化 |
分类: 电视 |
日本发生9.0级强震,引发巨大的海啸和核泄漏,这样的巨大灾难是考验新闻媒体职业操守、专业水平、应对能力的关键时刻,也是媒体展示自身实力,扩大影响力的最佳时期,在这方面,日本媒体对此次地震海啸核泄漏的报道,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思考,借鉴和学习。
冷静客观,在大灾难袭来之时反应迅捷,紧急行动,但是应对从容,没有荒腔走板的慌乱,没有手足无措的走样。可以想见,一场等待了1200年才袭来的大地震,伴生了毁灭性的海啸和核泄漏,它们造成的强大破坏力触发了人们对世纪末日来临的恐怖。灾区满目疮痍的惨象,灾民痛失家人家园的绝望,对未来的恐惧,都是客观真实的存在,但是,在日本的媒体上,我们可以见到这些客观的镜头,却感受不到那种强烈的情绪,媒体记者主持人在现实生活中可能也是那么的惊慌失措,绝望悲观,可是当他们以媒体从业人员身份出现在新闻中的时候,却完全除去了作为普通人的正常生理反应,尽可能客观冷静的作出报道,真实地传递新闻事实。专家们把这些反应称之为“在危机传播管理上表现出高度的专业主义”(和静钧,观点来自新京报)
从央视采用的日本最大的公共传媒NHK(日本广播协会)画面来看,主播们的表情始终客观镇静,即便是戴着头盔在做播报,也丝毫没有慌张忙乱的样子。虽然期间日本的媒体也出现过直播中主播嬉笑的声音被传送出去而招致抨击的事情,但是整体来说,民众对这样的播报情况是予以肯定的,比如一个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说:(日本)电视台的新闻特别平静,我觉得无可挑剔,有信息量却不侵犯个人,有数据不煽情,有各种提示却不造成恐慌。专家指出:NHK是日本影响力很大的新闻单位,作为侧重于公共属性的传媒,始终保持着“我的方式传播”的媒体第一价值,保持了独立和公信力,即便在大灾难来临时也不曾改变。(和静钧,观点来自新京报)
相对来说,我们的媒体在这方面就有着很大的区别。汶川地震时,央视新闻频道的赵普抑制不住情感在镜头面前落泪播报的事情曾经在国内业内外引起了不小的反响,有人叫好,认为赵普是有血有肉的真汉子,流泪播报无可厚非,不但不应该责备,反而应该为其血性喝彩。也有人认为这样的做法不专业,有悖于媒体客观公正冷静的宗旨,赵普所为可以理解,作为自然人很可爱可敬,可是作为媒体职业人有些失控,有些把握不住,职业化,专业化程度不高。
这样的分歧其实反映了两种不仝的新闻传播理念,有争论是很正常的,而且还会继续地争论下去。从实际效果来说,煽动性的新闻也有其特殊的作用,在振奋民众的精神,动员社会力量救助关怀灾区和灾民时,的确可以发挥很直接很快速的作用。但是,它最大的问题是失去了媒体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媒体成为一种灌输理念和思想的管道,从某种程度上引导了甚至干扰了民众的思考和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