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手机博客杂谈 |
分类: 文化 |
冬至回老家上坟,侄儿拿出一幅珍贵的图画,上面画的是我的爷爷和奶奶。我们老家有保留祖宗画像的习俗,每到春节等重大节日,都会把这些画像隆重地展示出来,一般都是挂在祠堂里,每个房头都会张挂出来,很有点相互攀比的意思。另外据说还有几张更加珍贵的,乃是我们这个族先祖的画像,一般都是声名显赫较有社会地位的人士,张挂出来之后还要率族中后辈共同祭拜。我是未能参加过这样的仪式,只是听老辈们和亲戚们传说而已。想来这是很庄严,很虔诚的时刻。
这一幅我爷爷奶奶的画像保存的还不错,虽然已经很有烟火色,很多地方褪成黄灰色,边上也已经有些破损,被侄儿用胶带粘上了,但是爷爷奶奶的形象还很清晰,色彩也基本没有变。爷爷端坐着,身上穿着电视剧中常见的清代官员穿着的官服官帽,一幅慈眉善目的淡定模样。奶奶也很端庄,头戴凤冠,一袭红色衣服显得喜气洋洋。我没有查到爷爷奶奶到底是不是真得当过什么官员,老辈们也没有说,想来这是画师们为了好看给安上去的,因为我们看到的大部分这样的太公画像都差不多,除了形象面貌有差异之外,整个感觉好像似曾相识。这大约也是人们一种朴素的希望家族荣耀的愿望吧。只是不知道这样的画像会不会遭到官府的责难,因为毕竟这属于假冒的。
说到相貌,虽然这样的画像因为画师的水平问题,因为喜欢美化的缘故,它不可能如摄影照片那样丝毫不偏差,和本尊一模一样。但是,在我们看来,爷爷奶奶与父亲的形象颇为相像,不,应该说父亲与他的爹妈长得很像,尤其是一个鼻子,很是传神。见过我爷爷的老母亲也说,画像和真人很相像的。看着这幅至少100年前绘制的画像,我们只有感叹岁月如斯,光阴催老。
画像边缘有些残破了,我嘱侄儿好生保管,最好能够送去重新装裱一次,以利长期保存。不过,如果送去装裱,还需小心看护,不要被人昧了去或者丢了。上次就有这样的报道,一副太公画送去裱画店修复,居然给弄丢了,画的主人索赔,装裱师觉得冤枉,只愿意赔偿一万元,可是祖宗留下的东西那是1万元能够抵值的?侄儿频频点头,说我会小心,要是送去就盯在那里直到装裱完成。
前一篇:迟发的新年愿景
后一篇:《忐忑》听得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