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韩寒与陈文茜的论战

(2010-07-26 16:30:03)
标签:

拥趸

青年人

香港书市

思维方式

韩寒

陈文茜

杂谈

分类: 观察

韩寒与陈文茜的论战

说起眼下韩寒与陈文茜的口水仗,总觉得有些搞笑。我不会想到他们两个人会有什么过节,要打架且轮不上他们的好像。看看相关的报道,自然陈文茜的话要刻薄一点,说话完全是大人教导小孩的口吻,颇多严厉。而韩寒倒显得大度,不似前些年像爆竹一样一点就着,反击起来劈头盖脸,毫不含糊,如今的韩寒成熟多了,大人起来了。他以一句不与女生争论的话避过陈文茜的正面攻击,很轻松地把陈文茜也归于青涩娇柔女生的行列,虽然未必就是嘲讽的意思,但是不恭不敬是有的,毕竟陈文茜有狠话在前。

 

其实,这件事情在我看来,还是媒体或者香港书市主办方借机炒作的成分居多。理由有二(现在看来,这两人搅到一起还真的有点二)。一是以陈文茜这样饱经风霜,久战江湖的历练、身份和地位,实在不应该沦落到与韩寒这样的小字辈论战的地步,江湖上的规矩,对决是需要讲究对等地位的,常见得金庸的书中写出“大侠不屑与战”、“羞于对决”等等词。陈文茜这样的大侠应该是到了凌波微步,无招胜有招的境界了,再战江湖找不到像李敖这样的对手,怎么着也不该随便找个对手就下了战书了。

 

第二,最关键的韩寒与陈文茜显然在两个话语系统内,平常都是各自为阵,各不讨扰。陈文茜擅长的领域在时政评论,她的洞察力和判断力大约在政治领域很好地发挥作用,韩寒是青年才俊,算是时尚观点的领袖,套用一句老话,这两个人是两股道上跑的车,要不是香港书市,他们根本不应该有正面的交锋。

 

现在很多不喜欢陈文茜的人,或者说拥趸韩寒的人都说陈文茜老了,说陈文茜和韩寒之间存在代沟什么的。我不太同意这样的观点,可能表面上看的确是两代人之间的观点观念的碰撞,但是,实质上不尽然。我们要想评论韩寒与陈文茜的这场交锋,关键要从两个看似不相干的领域中找到可以契合的点,如果找到这个点,那么把这件事情拿出来讨论是有意义的,不然各说各话,就永远说不清楚,说了谁也都不会服气。

 

让我们暂且撇开两人的年龄,不以年龄来站队。我以为不能简单地把问题归结到年龄上,产生分歧的真正原因应该与年龄无关,关键是看问题的思维方式、说话人的社会担当、视线的高度和观察问题的穿透力。韩寒目前站在引领潮流的位置,他很前沿,后面跟着一大群拥趸,韩寒与拥趸者的位置关系只有先后区别,基本上没有上下的区别--也就是说不是韩寒的话(包括作作品)说得多么有高度有深度,而是韩寒说出了别人可能要过一段时间才能想到,才能说出来的话。这就好比赛车,韩寒比别人跑得快了,他跑过那个赛段所用的时间比其他人要少。因此韩寒胜利了,赢得了锦标,赢得了观众的喝彩,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韩寒取得了全面的胜利,从更大的领域来说,这样的赛车毕竟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或者说这只是整个多维世界中的一维。

 

这样说可能有点绕,我的意思其实是想说韩寒虽然有了很大的进步,其实现在还是很平面的,他的思维方式,观察问题的角度和深度还远远没有达到豁然开朗的境界,这不是韩寒的错,甚至本身就不能称其为错误,因为20来岁的青年人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如果一个青年人看问题就是那么瞻前顾后,那么深思熟虑,那么滴水不漏,那么把一切都想好了之后再做,那就不是青年人的风格,要是整个世界都是这样的话,都这个世界就没有青年,没有青春了。青年就是这样的,在经历了无数的挫折和磨难之后,在经历了人生无数个波峰和波谷之后,在思考了很多前所未有的命题之后,他的境界柳暗花明。我相信陈文茜也是这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她肯定不是一夜之间就变成了全台湾最聪明的女人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成熟的确需要年龄的增长,所以年长的一般都要成熟一些,年少的则更加无知懵懂一点,但是,这又是一般的情况,事实上真正的成熟又不完全依靠岁月的累加,很多时候,人不是活着活着就什么都明白了,反倒是越活越糊涂的也不在少数,而那些明事理知人伦的,也未必非得要到了七老八十了,翻来覆去折腾过几回的,才算悟道,才算清醒。

 

我们不妨把韩寒与陈文茜的这次交锋,看作是一个成长的故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桥名的风波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