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菲红酒,喝的是什么?

标签:
拉菲红酒葡萄酒富豪主人中国美食 |
分类: 观察 |
年前,一位朋友乔迁新居,诚邀朋友前往团聚。朋友的新居在一个颇具乡村风格的品质小区,小区的名称冠以“某某某”府,既庄重又有些田园气息,首先给人不错的意味。那日我去,路上塞车,晚到了一会儿,桌上已经斟了小半杯的红酒,主人没有专门推荐,只是说先品尝一下。我也没有特别在意,抿了一小口,只觉得这酒有些不一样,绵软醇香,口感极佳。我知道主人很好客,近年来事业很红火,儿子考上大学,夫人辅佐自己打理企业,钱越赚越多,人也越长越养眼。今年选了个好日子又一次搬家,自然热闹,拿出来待客宴宾的都会是精品甚至是奢华品。也是我眼拙,见识谫陋,眼前的酒到底是什么酒,我不知道。直到我慢慢品完了杯中的红酒,主人开始换酒,方才知道,刚刚喝的酒是著名的大拉菲酒,市面上标价在万元以上,就我刚刚爽滑入口的就大约值上千儿八百的。
这让我大惊失色,我的确没有这样奢华过,一口酒就喝下去几百元的。我有些后悔,刚刚那大拉菲应该再仔细一点品评,再用心一点回味的。
主人换了酒,改成小拉菲,这酒市面价据说也要二、三千元一瓶的,主人说大拉菲数量不多,点到为止,小拉菲管够,可以畅饮。说是畅饮,不过既然是这样名贵的红酒,要是作牛饮状,当成啤酒喝了,岂不太可惜?众人一干自然欢愉,在满座的欢乐中,拉菲酒成了新宠,那些五粮液茅台之类的酒,就乏人问津了。
回的家了,许久依然觉得满嘴残留着大拉菲的余香。回味之后,有些惋惜,对我而言,虽然觉得拉菲酒好喝,印象深刻,可是说实话,那大拉菲和小拉菲的区别还真得感觉不出来,也就是说那七、八千元的差价还真得没有在意。所以,慢慢地我的思维开始转向另一个方向,我在问自己,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这酒,特别是奢侈的酒,我们真的能够品味出其中的奥妙吗?
我查了一下拉菲红酒的历史,的确有些来历。拉菲(Lafite)酒庄1354年就创立了,因其花香、果香突出,芳醇柔顺,十分典雅,被称为葡萄酒王国中的“皇后”。在14世纪,拉菲酒庄就已经相当有名,其产品更是凡尔赛宫贵族们的杯中佳酿。1855年,法国政府对葡萄酒名庄进行了迄今为止唯一的一次评级,位列第一级的名庄有4个,而拉菲就排名第一。在拉菲酒庄,2-3棵葡萄树才能产一瓶红酒,整个酒庄年产量控制在2—3万箱(每箱12支,每支750ml)。常常供不应求。年代久远的拉菲红酒,因存世稀少而受到红酒收藏家的狂热追捧。比如,在1985年伦敦佳士得拍卖会上,一瓶1787年的拉菲红酒以10.5万英镑的高价拍卖,创下并保持了迄今为止最昂贵葡萄酒的世界纪录。由于受到全世界的热捧,拉菲红酒的价格一路飙涨,比如2008年份一箱12瓶装的拉菲庄红酒发行价为1950英磅,短短两个月就飚升至3500英磅。
曾经有媒体报道:“中国富豪只认拉菲,而且一定要喝1982年的”,中国富豪喜欢喝拉菲是肯定的,是不是一定非要1982年的,那倒是存疑的。因为据说出自波亚克村的拉菲正牌只有20万瓶左右,1982年的拉菲现在全世界还能剩几瓶?喝拉菲红酒,是富豪们身份的标识,是一种豪门需要逾越的门槛,一种财富和社会地位的象征。有人会说,喝这样昂贵的红酒有意义么?这话有些绝对,就好像富豪一定要开顶级的宾利车一样,未必是最为舒适的享受,但是,这是财富积累之后,慢慢追求精神享受的体现,或许在目前来说,这样的享受更多是盲目的,无意识的,附庸的,甚至是夸张的,扭曲的,但是,对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的人来说,这是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是一种欲火涅磐的升华,脱胎换骨的新生。这样的过程未必在一代、二代之中能够完成,但是大浪淘沙,总会淘出一些闪闪发光的金子,或许,贵族就是这样诞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