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的爆炸

标签:
神七挑战者号爆炸风险杂谈 |
分类: 观察 |
我承认我的心理比较阴暗,我也承认在这个时候想到22年前美国航天史上那起悲剧有些不合时宜,就在刚刚过去的一个小时里,神七发射成功,它本来是展示我国科技进步,国力强盛的辉煌时刻,在这样举国欢呼的时刻,想都不应该往那个方向想。可是,我就是想了,在我看来不管准备的怎么充分,技术怎么成熟,既然是冲出地球的航天飞行,总是一个高风险的事业,也许我们可以增加更多的保险系数,把工作做得更细致一点,可是,谁又敢说万无一失呢?
还是让我们先来看看美国佛罗里达的卡那维拉尔角22年之前最寒冷的那一天,1986年1月28日,这天早晨,成千上万名参观者聚集到肯尼迪航天中心,等待一睹“挑战者”号腾飞的壮观景象。上午11时38分,耸立在发射架上的“挑战者”号点火升空,直飞天穹,看台上一片欢腾。但仅仅73秒后,空中传来一声闷响,挑战者号顷刻之间爆裂成一团橘红色火球,碎片拖着火焰和白烟四散飘飞,坠落到大西洋。包括两名女宇航员在内的七名宇航员在这次事故中罹难。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美国第一个参加太空飞行的普通公民——女教师麦考利夫。原计划她将在太空给她的学生进行现场授课,但不幸的是麦考利夫最终壮志未酬。这次事件是人类航天史上最严重的一次载人航天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2亿美元,并使航天飞机停飞近三年。同时,它让全世界对征服太空的艰巨性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
也许本来这样的悲剧是可以避免的。根据调查这一事故的总统委员会的报告,爆炸是因一个O型封环失效所致。这个封环位于右侧固体火箭推进器的两个低层部件之间。失效的封环使炽热的气体点燃了外部燃料罐中的燃料。O型封环会在低温下失效,尽管在发射前夕有些工程师警告不要在冷天发射,但是由于发射已被推迟了五次,所以警告未能引起重视。
据说发出警告的是两名高级飞船设计工程师,他们都是为航天飞机设计、制造固态燃料火箭助推器的莫顿瑟奥科尔公司的高级工程师,一个名叫罗杰·博伊斯乔利,另一个是他的顶头上司鲍勃·埃比林。就在发射前一天的傍晚,博伊斯乔利和埃比林通过电视会议,花了足足6个小时,苦口婆心力劝美国宇航局的头头们推迟“挑战者”的发射,因为在此之前,他们二人都被告知,佛罗里达的气温已经降至零度以下。他们知道,这样的条件对火箭助推器的性能将产生重大影响!然而,他们的建议未被采纳。
按照事后相关部门的调查,“挑战者”发射前就专门为此事与专家进行沟通,上述提到的两位专家就直接反映了自己的观点。那天下午,卡纳维拉尔角的气温骤降,下午6点左右,发射小组打电话打到瑟奥科尔公司专家那里讯问,是否对摄氏零下5度发射他们的火箭存有疑虑。专家们的回答是“是”。那天晚上,马歇尔中心的专家们的确认真地听取了博伊斯乔利和他的同事关于推迟发射的分析,但他们感觉,他们听到的都是一些情绪化的东西,理性的东西太少。虽然博伊斯乔利也出示了一些数据,但都不是决定性的。
讨论进行了近5个小时,宇航局终于表示,它不会不听火箭设计者的建议而强行发射。就在这个时候,莫顿瑟奥科尔公司副总裁请求暂停会议5分钟。接着,莫顿瑟奥科尔总裁杰里·马森就开口说:“我们必须作出一个可操作的决定”。博伊斯乔利马上意识到,公司主管为了取悦最主要的客户——宇航局,态度改变了。公司内部的讨论持续了不是5分钟而是30分钟。包括博伊斯乔利在内的工程师被排除在外,4名高级经理投票赞成发射。博伊斯乔利站起来,抓起那张被烧毁的O圈的照片,放到4名高级经理面前的桌子上。但他们连看都不看。老板随即接通了电视会议,通知宇航局,莫顿瑟奥科尔的态度有了变化,“挑战者可以发射”。
悲剧的发生自然有其偶然性,但是,从美国宇航局和瑟奥科尔公司的态度和理念来看,这样的事故发生又有其必然性。发生事故的真正原因不在于没有发现存在的隐患,而在于有关的技术人员发现并报告了隐患后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并切实采纳。瑟奥科尔公司为了取悦美国宇航局,而宇航局则因为一再推迟发射可能面临政治压力,于是因为所谓的政治正确等原因,挑战者还是被强行下令点火发射,悲剧就这样发生了。由此,我们也应该得到这样的启发,有时候为了所谓的政治需要而疏忽甚至蔑视科学的操作方式和专业人员的意见,在一些细微的问题上抱着侥幸心理,那样的话,其结果只能是酿成惨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