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意外的《意外结局》

(2008-09-24 01:45:34)
标签:

长篇小说

文化底蕴

人文视野

快餐文化

文化

分类: 悦读

意外的《意外结局》

 

那一日,友人告诉我本地一位客居北京的女作者写了一部长篇小说,题目叫《意外结局》,建议我去看看。这个朋友说话有时候不靠谱,我就没有把这件事太当真,反正现如今小说狂潮涌动,长篇的短篇的,出版社印的网络上传的,精致经典的粗制滥造的,开卷有益的看了中毒非浅的应有尽有,源源不断地朝我们涌来。当然,要说这事一点没有引起我的兴趣也不尽然,毕竟本土作家,而且据说是美女,又是以当地人文风情为背景演绎的故事,给予适当关注还是应该的。恰好今天当地的报纸又刊登了文章介绍这位作家和她的这部长篇小说。记者概括说这是一本以古城(金华)为背景的长篇爱情悬疑小说《意外结局》(五十多万字)。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在读者中广受好评,一些作家也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和评价。

 

看到报纸上的新闻,赶紧找来《意外结局》看了,网络上的版本是连载,还没有载完,自然我们也无法窥见这只豹子的全貌,这让我有些不尽兴。再说仅凭着点滴感受就来横挑鼻子竖挑眼,说三道四显然也有些不恭敬,大约也很难说到精确的点子上。但是,有道是小说谁都会看,也都能够说上几句,哪怕是不着四六的风凉话也算是点评了。何况是这样零距离地反映我们所在的这个城市,反映我们所熟识的生活的,怎么着也得置喙说几句。

 

在我看来,《意外结局》的作者也许有一种大胆的假设,那就是希望读者都是不熟悉这座城市,或者只是表面上依附这个城市的新居民,他们都是这个城市的过客,都只是在戏耍这个城市,甚至意淫这个城市,他们从来没有选择这个城市作为自己的终身伴侣,因此他们对这个城市既熟悉又陌生,熟悉这个城市外在的表象,骨子里却与这个城市有些格格不入。

 

我之所以这样说首先就是指作者选择一种侦探悬疑的样式来展示这个城市,份量显然是太轻了。其实,作为侦探破案疑窦丛生的故事是完全可以隐去案发地点的,生造一个没根没据的虚拟城市也许更合适。而我们脚下的这座城市底蕴深厚,人文风气幽远绵长,随便走到哪个乡下,逡巡在哪个街区的角落,你都可以找到印刻着的年轮般的痕迹。如果我们的作品中没有展示这些东西,或者说展示了那些看起来是古城文化符号,古城历史韵味的东西,但是事实上仅仅概念化,抽象化的内容,就会如同只是粘贴上去的一张不妥贴的表皮。作品中有有关侍王府的故事,有杜撰出来的围绕争夺那枚隐藏太平天国金銮殿宝藏图秘密的太平金玺的故事,可是这个故事显得生涩,显得浮躁,如同一份快餐,还未及咀嚼回味,就匆匆忙吞咽下去了。这是令人遗憾的。

 

这部小说的另一个卖点据说是缠绵悱恻,唯美跌宕的爱情故事,这一点好像在我所见到的那部分来看也未见得那么轰轰烈烈,那么吸引人,相反觉得有些俗套有些眼熟。但愿后面的故事能够更精彩更意外一些。

 

写一个自己熟悉的城市,反映自己曾经朝夕相处的人们的故事,需要冷静下来,需要距离,需要思考,需要沉淀。最关键的需要找到支点,特别是希望自己的作品有份量有历史纵深感的时候,更需要居高临下的脑子,需要贴近靠近深入的笔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