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又爱又恨张艺谋

(2008-08-08 23:11:48)
标签:

奥运

开幕式

奥运主题曲

姚明

惊喜

体育

分类: 运动

又爱又恨张艺谋

 

北京奥运会在万众期盼中如期开幕,在万众欢呼声中鸟巢上演世纪大戏。到目前为止,大家对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这道由张艺谋为主的大厨团队烹饪的满汉全席还是满意的,虽然说不上多少惊艳,但是至少已经有几次让我们眼前一亮。如果我们放平心态,体谅那些厨师们的难处,那么,我们还是能够发现很多很不错的创意,整个节目还是荡漾着泱泱大气。我们历数一下能够见到的几个亮点。

 

首先,那个闪闪发亮巨大的五环标志,很有点惊艳震撼,特别是它从平铺在地上慢慢地被悬挂起来,这个过程很新颖,从视觉上来说很有震撼力。也许从高科技的角度说,这根本不算什么,但是既然想到了这样的点子,而且能够运用出来,就是最好的效果。顺便说一下,本来几千人击缶吟诵的场面的确很有冲击力,但是这个环节稍微有些拖沓,整个节奏不够明快,由于重复的动作比较多,而且吟诵的内容没有字幕,解说也说不明白,所以就显得有些沉闷,本来这是很好创意,很有东方色彩的画面语言,可惜因为节奏的问题多少有些遗憾,所以我没有把它列入闪光点。

 

其次,我对用高科技组成的山水画轴的创意打了很高的分数,这是到目前为止最辉煌的金点子。用电视手法,采用VTR的方式引进文房四宝,然后老画家作画,紧接着将实景的画轴引进鸟巢虚幻的演出场景,这本身就是很好的蒙太奇,也许这样的创意只有搞惯了电影的老谋子才想得出来。接下来,整个画轴的概念几乎贯穿了后面所有的演出,活字印刷术组成的和字等,都好像在这个画轴中展现,很有中华文化的底蕴。

 

第三,我推崇和平鸽的场景。由几千人组成的活动的和平鸽还是很有视觉冲击力的。不过它的原创性好像不是很强,这样的方式似曾相识。有一年冬奥会的开幕式演出也有类似的场景,那是一个高山滑雪的动作,由人群变化而成,连贯的动作演绎得惟妙惟肖。但是我还是对此寄予了高度评价。因为中国很多文艺演出大都有武术或者是模仿战争中血腥残杀的动作场面,那样的演出虽然很热闹,很有视觉冲击力,但是给人以中国人历史上就是一个好勇斗强国家的印象,这多少给人中国将来崛起强大之后会对世界和平造成威胁的所谓“中国威胁论”提供了话柄。本届奥运会的演出在这方面比较注意了分寸。原来有人揣测张艺谋一定会采用兵马俑的造型来造势,这也是很好的创意,兵马俑是世界第八大奇迹,名气很大,而且老谋子也熟门熟路的,但是最终兵马俑的故事还是没有搬上去,而是用上了我们不太常见的和平鸽,而且用得很活分,这是应该加分的,这说明我们的理念也在走向世界,也在逐渐成熟。

 

第四,巨大地球的造型。这是最早曝光的节目,曾经看到过一张照片就是这个没有完成的地球。这个巨大的星球造型上人物图谱让人想起中国小人书上的画面,很生动。而且最后通过光影的造型展现了色彩斑斓的美丽星球,很温馨,这就是我们可爱美丽的家园,在感觉上亲近了许多。

 

第五,服装艳丽夺人眼球。张艺谋的色彩感觉的确是其所长,非一般人能够企及。比如孔子三千弟子的服装很生动,质地很好,整体感觉新奇,手举竹简读《论语》的场面很有气势,浑然一体。还有绿色和红色服装,都很有让人眼前一亮。绿色在这样大型的节目中搞不好会很抢眼,很俗气,但是张艺谋信手拈来,用得很潇洒,很有张力而不显得突兀。

 

本来还可以列举出许多亮点的,比如火炬手和点火方式,但是我说过,居然用了那么一些人担任最后的火炬手,一些过气的,甚至记不起来是谁的人来点火,比如那个张军,还有陈中,要是不告诉你,这两个人是谁,你一定得费心思回忆一下才能想起来他们都是什么项目的,得过什么冠军,既然点火的人是这样的,那么对这个点火的期待值就下降了很多,甚至最后李宁用什么方式点火也是次要的了,最大的悬念变成了无足轻重的一个环节,这恐怕只能说是一个遗憾,一个永远也无法弥补的遗憾了。还有主题歌的演唱,也许在中年以上的观众来说,刘欢,莎拉布莱曼还有些号召力,但是对更多的人来说,这是一种怀旧情绪,他们甚至想不起来莎拉布莱曼是谁,不知道有这样的歌手。看看刘欢的号召力还是在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初期,其后,作为大哥级的已经处在半隐退的阶段,他最有名的歌曲和专辑要倒退到很久以前了。莎拉布莱曼这位将近50岁的歌手,尽管享有“月光女神”之美誉,可是现在,熟悉她的人越来越少了。这就让我们的奥运会开幕式在艺术水准上有些落伍,有些陈旧,与当今乐坛最前沿最先锋多少拉开了距离。

 

当然,有些事情不是张艺谋能够说了算的,不该之处算到他的头上有些不公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