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欢和莎拉·布莱曼的联袂值得期待

标签:
奥运开幕式莎拉布莱曼月光女神主题歌刘欢娱乐 |
分类: 娱乐 |
今天,我是在行车路上听到说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演唱者已经确定,是男女两位歌手联袂。女歌手不出所料是前几日来京的英国歌唱家,有着“月光女神”美誉的莎拉·布莱曼,男歌手则是刘欢,初一听有些意外,因为此前孙楠的曝光率很高,他和张惠妹唱的《永远的朋友》点播率极高,耳边几乎不间断地响着这首歌,孙楠和张惠妹也因此人气暴涨。相对而言,刘欢很低调,除了在《北京欢迎你》里面和众多明星扎堆露露脸之外,几乎没有更多的亮相。不过尽管此前舆论指向度不高,但是现在这样正式公布消息之后,再仔细想想,以刘欢的份量,还真的是众望所归。
刘欢在中国大陆地区绝对是歌坛领军人物,够上天王级。他在大陆歌坛的地位无庸赘述,不论是嗓音天赋,还是演唱技巧,抑或舞台风范乃至社会公众形象,都无可挑剔。孙楠等歌手作为后起之秀当然很有实力,人气也处在上升期,但是与刘欢比起来,冲击力是有的,但是厚实底蕴稍嫌不足,似乎还欠缺一点压轴的份量。目前,刘欢唯一的缺陷是外形不够俊朗,按照时下对男人的评判标准显得比较臃肿甚至肥硕,不过,既然是歌唱家,那么评定的标准只能是声音和技巧,外形应该是其次的,你看,那位已经离世但是依然为人们怀念的世界顶级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也是壮硕的很,刘欢与之相比,还是要差几个量级。
英国歌手莎拉·布莱曼在国际歌坛上的名气自然比刘欢高好多。她1960年8月14日出生于英国伦敦,十三岁便在伦敦的皮卡迪利(Picadilly)剧院,参加了戏剧“Iand Albert”的演出。十八岁是加入Aroene Phillops的舞团Hot Gossip,并以由她担任主唱的“Ilost my heart to a starship Troop”获得她生平第一张全英Top l0单曲。1985年,她先后在伦敦、纽约担任安德鲁·洛伊韦伯古典音乐《安魂曲》的首演及录音,男主唱就是多明戈。她同时因为这个演出获得葛来美奖《最佳古典新艺人》的提名。1986年,伦敦的“女王陛下剧院”推出了堪称本世纪最著名音乐剧之一的作品《歌剧院幽灵》,莎拉主演了历任中最令人难以忘怀的女主角克莉丝汀。这个演出将她的演艺生涯推上了第一个高峰。1988年1月,《歌剧院幽灵》首度于美国百老汇演出,莎拉的魅力继而征服了新大陆。她因此被Drama Desk大奖提名为最佳女演员,同年她为EMI古典录制了一张艺术歌曲专辑《天籁森林》演唱英国作曲家布瑞顿所改编整理的英国民谣,这张专辑为她进一步的古典声乐演唱赢得相当的好评。1992年,莎拉与卡雷拉斯合唱了当年巴塞罗纳奥运的闭幕主题曲“永远的朋友”。1997年,专辑《永志不渝》与同名单曲《告别时刻》同时横扫全球唱片市场,创下超过250万张的惊人销售记录。2000年4月,大碟《月光女神》(La luna)发行。2003年5月,发行最新专辑《一千零一夜》(Harem)。Harem是以中东传说为基底所编织而成的一次音乐奇想之旅,整张专辑呈现出来的是广袤沙漠、无垠空间以及那种平和与充满灵性的感觉,展现了她在作曲方面的才华,她充满热情的创意构思以及举世无双的天籁歌声也都在其中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
作为一个普通音乐爱好者,我是在偶然的机会接触到莎拉·布莱曼的歌曲的,有一天在音像店闲逛时听人介绍《月光女神》说不错我就买下了,回来听听,从此便喜欢上了。莎拉的声音和演绎方式自然有着无穷的魅力。相对而言,我不太习惯那些充满强烈的节奏感,演唱技巧很夸张,旋律奔放的歌曲,莎拉·布莱曼正好符合我的口味,隽永含蓄,内敛深沉,甚至带着一丝忧郁,听来特别幽远,特别绵长,就好像有这样一种香味,初闻不那么刺激,不会闻之浑身一激灵,但是却能够在很长时间内感觉到它淡漠却悠长的存在,甚至有时候明明知道它香味已经过去,但感觉上还是能够嗅到它,回味它。对待音乐也一样,有时候另外一个歌手的声音能够唤起我对沙拉布莱曼的向往。
莎拉·布莱曼在中国的知名度还不够高,远未到家喻户晓的地步,可能不如另一位天后级歌手席琳·迪翁。而且我说过,相对来说,席琳·迪翁虽然也是当今世界上顶级的女歌手,当年为《泰坦尼克号》演唱的主题歌曾经风靡全球,也广受中国歌迷爱戴,但是她的声音和风格可能更西方化一些,演绎东方民族的曲风更适宜莎拉·布莱曼。这就让我们对刘欢和莎拉·布莱曼的联袂更加充满期待,那是怎样的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