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华裔香蕉中华文化血脉汉字文化 |
分类: 观察 |
昨天看一个台湾电视台的综艺节目,里面有一个让人捧腹的细节印象深刻。
这是参与节目的女嘉宾说的一个故事,她说她有一个表妹是个典型的香蕉,从小在国外长大,却是标准的黄皮肤黑眼睛。从外表上几乎与普通的华人华裔没有任何区别,可是一张嘴,就露了馅,因为她基本上已经不能说汉语,那口气,那神情,与外国人说汉语已经几乎没有区别,调门上扬,说话时习惯一耸肩一摊手。说话是这样,写汉字就更困难了。据这位女嘉宾介绍,她的这位表妹几乎不会写任何汉字了。后来父母亲为了让她能够更多地接触汉语,留住中华血脉那点根系,特地将她送回台湾常住一段时间,突击强化汉语训练。让她父母亲感到高兴的是,强化训练时间虽然不长,但是收效很大,成果颇丰,于是高高兴兴地把她接回去了。
表姐也很开心,因为她也不希望自己表妹对中华文化很隔膜,很生疏,所以临走时,她与表妹约好,每个礼拜要用中文写一封信,表姐收到后还要从语法修辞等方面加以修改然后再寄回给她。谁料这个约定第一次付之实施就出了洋相,表妹写的第一封信,开头称呼是“婊姐”您好。收到信的表姐吓了一跳,连忙问她为什么要用那个“婊”字。表妹理直气壮地说,女人和男人不一样,汉字里面表示得很清楚的,比如第三人称,男的用“他”,女的用“她”,姐妹,姑嫂,妯娌等等女性的称谓都用女字旁,表姐也是女的,当然也就要加上女子偏旁,变成“婊姐”。
听着表妹的话,表姐觉得很有趣,她说表妹很有思想,举一反三的能力很强,只是表妹年纪太小,还不知道这个“婊”有着特定的含义,那是一个对一般女人来说不堪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