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澳网罗迪克萨芬毛瑞斯莫同性恋出局体育 |
分类: 运动 |
昨天和今天,澳网又送走了几位声名显赫的顶级选手:帅气的美国小伙子安迪罗迪克,曾经贵为沙皇的万人迷萨芬和曾经的世界第一备受争议的毛瑞斯莫。
萨芬和剃了大胡子的巴格达蒂斯打满五局的比赛煞是好看。说来有些汗颜,我没有看完全部比赛,看到了一半—还真的是一半—是在第三局的中间走掉的,实在是有事要走开没有办法看完比赛,再说我印象中萨芬完了,不是直落三局也会最多只能扳回一局而最终结果不会改变。事实上我还是不了解萨芬,对这个巨人的能量缺乏足够的认识,第三、四局强劲的反弹是我始料未及的,我忘记了这样一个事实:要是萨芬打疯了打顺了,谁也挡不住即便是费德勒。只可惜萨芬毕竟不是如日中天时的猛男,在最后决胜局中,他还是差了那么一哆嗦,功亏一篑。他自己认为不会就此沉沦也好,别人为之惋惜也好,总之2008年萨芬复出的第一站并不出色,起码没有走的如我们预期的那么远,怪只怪他过早遇上大胡子巴格达蒂斯,也是萨芬流年不利,命运多舛。就技术层面而言,此役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巨人有些迟缓,特别是反手位的反击动作不够利索角度也有些呆板,回的球给到了大胡子太舒服的位置,算是巨人迟暮了。
我对毛瑞斯莫的印象有些复杂。我对自己说,你对这位公开承认自己特殊性取向并且据说带着女朋友四处征战的拉拉的评价要谨慎,你可以表示自己对同性恋者的看法,但是你同时必须捍卫同性恋者的自由,必须在人格人尊重她们(他们)不得歧视。因为我曾经说过一些对同性恋者不恭敬的话,为此一些毛瑞斯莫的粉丝们在大半年之后依然在我的博客上留言很严厉地谴责我,我不知道我是不是应该受到这样几乎可以称得上侮辱的言语的攻击,我真的不知道,我只知道真的伤害了毛毛粉丝们以及那些同性恋者的感情,虽然这不是我的本意,但是我依让愿意做出自己的改变和调整。
好了说了题外话,说回比赛本身了。此役毛毛的对手发挥极其出色,角度极大,球质够重,相比之下,毛毛的球温柔善良多了。原来几乎是杀手锏的单反不但力量不够,线路变化也很少,很少打出极富想象力的击球来,而在从前,这样的单反几乎是她看家的本领。正手过浅缺乏侵略性攻击力少了许多,要不是经验上高出一截,这场球早就结束了。
前几日在看比赛时,一位现场解说的专家说,当今女子网坛男子化的技术越来越成熟,比如伊万诺维奇等,本来女子以底线正反手见长,而像伊万诺维奇这样的女选手在发球,高压,甚至上网截击等等方面都有了全面发展,都具备了男子化的强悍与周到,极少明显的漏洞和弱项。我很同意这样的观点,反观毛瑞斯莫的表现也证明了这一点,本来她具备的招牌式男子化的动作包括正手抽击,单手反击都是远胜于一般女选手的,可是这些技术特点现在几乎丧失殆尽,于是毛毛输球也在情理之中。
今天晚些时候举行的罗迪克和一位少壮派德国选手科赫尔斯奇雷伯的较量同样打满五局,同样以一个令人扼腕叹息的失败结束。相比之下,罗迪克似乎输得更委婉一些。虽然罗迪克有42个ACE,但是优势和弱势同样鲜明的罗迪克缺乏有效的制胜得分手段,特别是反手位的相持中落尽下风,切削的一拍过渡终究抵挡不住对手凌厉的攻势。有专家曾经对罗迪克耐心地在底线寻找机会与对手周旋的打法倍加赞赏,认为这是他走向成熟的进步,因为罗迪克的上网成功率不高,费德勒也曾经为此讥讽过他,从今天比赛的技术统计来看,这样的分析还是成立的,罗迪克今天上网有多达59次但是只得到了38分,成功率只有六成多一点,而对手德国选手科赫尔斯奇雷伯虽然只有38次来到网前,但是得到32分,成功率高达84%。仅此一项,罗迪克就输了不少。
今天过后,当今网坛最为帅气、最招女性球迷欢喜的两位男球员就此结束了澳网征程,这样对不少球迷来说尤其是女性观众来说,澳网的吸引力大为减弱了,这终究是一种遗憾。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