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谁暗算谁?

(2007-06-21 23:54:51)
分类: 娱乐

谁暗算谁?

 

我一直很喜欢看别人掐架,大约是天生的好事之徒,看见别人打得鼻青脸肿,忍不住兴奋甚至有鼓掌喝彩的欲望。从赵忠祥和饶颖,黄健翔和记者,张钰和导演们,韩寒和文学评论家,一直到前不久的美女柴静和反伪斗士方舟子,见着他们之间唇枪舌剑,口沫横飞,死掐到底的模样,我就觉得这是天底下最好玩的事情,有时候想想自己,自觉很有点金庸笔下老顽童周伯通的意思。

 

那边杨健和麦家又干起来了,硝烟弥漫,好不呛人。其实,以这两位目前的知名度而言,就像两条小泥鳅,本也掀不起这么大的浪来,不过两人携手共建的电视剧《暗算》却是名声在外,在电视台播放哪播哪火,怎么播怎么火,在观众还没有明白的当口就红遍大江南北,城乡统吃。人们津津乐道于有着特异功能的瞎子阿炳,以及安在天,黄依依等,沉醉在一个很狭窄很神秘很新颖的反特题材中,以至于孕育这部电视剧的主人却被大大地忽略了,谁也记不得杨健和麦家就是这部电视剧的编剧。

 

现在,电视剧《暗算》热总算是冷下来了,但是,不甘心的麦家和杨健又开始惦记起它来,希望通过自己的吵架揭秘甚至出蹩脚搅粪缸的方式,要让冷的《暗算》重又热起来。

 

不知道我这样来估量这场争斗的起因是不是准确,姑且认为不管怎么样,这样做总是起到了炒作的效果。

 

在我看了两人博客上正反方的陈述之后,我还真的有些迷茫,有些犹豫不决。实话告诉你,我是先看了麦家的文章的,他把与杨健之间的事情说得很恶心,我承认我有些看进去了,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有些先入为主,所以后来杨健的回应文章出来我仔细阅读,看这位反复说自己是北大毕业生,有哪些有名气的同学校友,自己少年儿童时文章如何了得,以后影视剧的运作又是如何成功的影视女强人说的话就有些异样的感觉。不过我还是让自己冷静一点,客观一点,第三者一点,看打架嘛,总要有看客中立的立场,不能一不小心把自己也搭进去,将自己的拳头也举起来,重重地击打其中的某一位。事实上,后来我发现这样骑墙中庸的方式很难做到,尽管我要求自己学习人家瑞士国的高尚情操,可是真的很难。

 

你说这事情的全部起因难道不是杨健的先君子后小人?既然一开始就觉得杨健这人难伺候,就别去趟这浑水,后来既然交了,就应该严格设定条件规范双方的行为,把该说的话说清楚,把该做的事情做老到了,除非你本来就想记下一笔糊涂账,浑水摸鱼。所以,你杨健一开始什么都好商量,改编权稿费从优立马付清,也决心不要署名,而到后来却是步步进级,既不注明原著者姓名,又增加自己为编剧,最后自己成了第一编剧,并独自一人领奖。杨健的所作所为要不就是笨蛋傻瓜,授人以柄,要不就是别有用心小人行为。

 

杨健的博客中对这些事情有很详尽的解释。不过我作为一个局外人看来,这样的解释很牵强,没有多少说服力。原著作权是法律赋予的权利,不应该因为国家安全局的审片人的话就被褫夺了。既然最后电视剧获得通过,也就说明原著也是没有什么地方是违反了国家安全法规的,否则小说不能发,电视剧也不能通过。再退一步说,即便真的顾虑到保密的需要,也应该有新的,原著作者也能够接受的方式,在没有明示的情况取消原著署名,于情于法杨健都先输一招,辩解也无用。

 

至于杨健自加为编剧而且上升为第一编剧,这事更加有些不够光明。前述杨健似乎有意不加署名,后来因为实在是倾注了很多心血,不署名心有不甘,这本来是很可以理解的,既然付出了劳动,就应该得到相应的回报,这是著作权法的立法原则,问题在于这必须建立在不侵犯别人权利的基础上,从合同法的角度说这也必须有事先的约定,要是没有约定临时单方面改变都是违约了。杨健作为北京大学的毕业生,这点道理应该知晓,她本不应该去惹这个麻烦的。杨健博客中提到的第一编剧署名是公司办事员的疏忽,而且已经纠正并为此道歉,这样的解释显然有些不近情理,办事员再怎么不懂事,也不可能将第一第二编剧的顺序随意填写,除非这是个白痴。后来说到的领奖问题更荒唐,杨健不去领奖,坚辞不去,最后是办其它事情去了电视节顺便领了奖,这事情怎么看都有些蹊跷,有些欲盖弥彰。

 

杨健的博客里有一点很醒目,她说她有些怕麦家,怕的原因是觉得麦家这人很敏感,很脆弱,不敢刺激他。在杨健的描述中,我们仿佛看见了瞎子阿炳的影子,麦家也有过人的特异的天赋,能够写出那样独特的小说,但是在性格上心理上存在严重缺陷,不能受到打击,否则浑身哆嗦,几乎抽搐晕厥。当然,这些描绘我们只能认为是诉诸文字的形象塑造,它和事实到底有无差距,若有到底有多大等等问题,我们这等不认识麦家的人是不能回答的。如果我们只从麦家所写的小说,博客来看,他似乎还不至于羸弱自闭到如此地步。

 

不过这事情好办,只要送麦家同志到指定的精神病医院检查一下,真相就会大白于天下,谁也不用争吵了。自然,这样一来,谁暗算谁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