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娱乐 |
昨天本来是个好日子,517世界电信日,那是一个纪念改变我们生活状态科技进步的节日,我们本来有许多话要说给可爱的电信事业发展,有更多的愿望希望在这个日子里许下,可以,那个可爱的,可怜的陈晓旭走了,追随和她一样红颜薄命的林黛玉去了,这让我们的心情一下子阴沉下来,一种难以名状的压抑感袭来,陈晓旭的林黛玉形象给我们的印象太深刻了,简直是镌刻在我们的心灵中了,一整天了,网上报纸上看到的消息,同事间谈论的都和林妹妹有关,于是,那个盛大的节日就没淹没了。
其实,我们知道,质本洁来还洁去,陈晓旭最终一定会追随林黛玉一样而去,一切都会应验—《红楼梦》本来就是一本箴言一样的著作,但凡和它沾边的,也会归入它的宿命轮回。因而,陈晓旭注定了就是这样一种生存状态,也就没有悲哀和怨恨。陈晓旭带着遗憾而去,天不假年,英年早逝,而且是那样的病魔缠身最终被吞噬,这样的经历看起来命运多舛,上天很不公平,但是,想想陈晓旭能够用自己的毕生的心血塑造了中国历史上最著名文学作品中的不朽艺术形象,而且这个形象是那样的准确,那样的鲜活,那样的深入人心,这本身也是上苍的深情眷顾—因为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机会,不是每一个立志献身演艺事业的人能够得到的成功。所以,陈晓旭尽管只有40年的生命年轮,但是她的价值和意义远远胜过这一段固定长度的岁月。生命从来就不应该只注重长度而不管质量—一个浑浑噩噩尸位素餐的人哪怕活到100岁又有什么意思呢?
在世界电信日这样的节日得到陈晓旭走了的消息,还有一个联想。按理说,陈晓旭这样的病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治疗的效果会很乐观,甚至完全有治愈的可能,但是,据说陈晓旭对西医很拒绝,在家人的劝解下也只服用一些中药治疗。这很容易使人联想到陈晓旭这样具有传统精神的人对西医的抗拒,对现代技术的抗拒。其实,与其说陈晓旭在抗拒现代技术,还不如说她认定生命轮回的天造地设,她在恪守生死由命的理念。
陈晓旭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将自己交给了神祉,交给了她所崇敬和向往的世界,她削发皈依,她离婚出家,她心如止水,我们可以看成这是她信念的归宿,这是她宗教的涅磐,但是,我们更愿意把它看成是落红护花—她在用生命的纯洁来维护一种信念,她在向世人昭示她圣洁无暇的灵魂。
这是一段不太长却很坎坷不平的,不复杂却很深刻的,留下了遗憾却很完整的人生。所以,想来想去,陈晓旭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作为喜爱她的每一个人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