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娱乐 |
《图雅的婚事》得了柏林电影节的金熊奖并在国内各大院线上映好像有一段时间了。我向来没有赶浪潮的习惯,而且现在国际上这个大奖那个大奖,都搞得人有点晕乎乎的,不知道哪个奖得了是靠真本事,哪些奖靠的是运气,还有哪些奖项靠着是投外国评委所好讨来的,总之,除了奥斯卡电影奖好像还是货真价实的权威,真正国产的电影尚未染指,还有所期待之外,其他奖项真的无所谓了。
不过这丝毫不影响这部电影的可看性。
一是一个好看的故事。“嫁人养夫”,带着自己的前夫嫁人,这故事怎么说也很有卖点。何况这里面有那么多曲折的经历。有有地位有身份的人前来求婚的,有退休教师60多岁来求婚的,有自己钻出了石油富得流油的大款来求婚的--正巧这个大款还是图雅的同学,当然还有暗恋图雅已久的邻居前来求婚的。图雅的前夫故事也很多,被那个石油大款送进福利院后企图割腕自杀,在自己前妻的婚礼上喝醉了酒与新郎打架等。当然,那个痴情的邻居也是不安分的人,自己的老婆管不住,老是和别人的男人跑了,自己又老是想着怎么开上大卡车,后来为了向图雅求婚,来到图雅家附近打井,打到一半还没有出水就跑了说要找自己的老婆去了,害得图雅以为这个靠不住的男人又变心了。还有,那个秃顶的石油大亨在安顿好了图雅的前夫之后以为完事大吉了,就想在宾馆里把图雅给办了,说今天要是我不上了你就不算个男人,这时候,图雅说了一句堪称经典的警世恒言:这种事要女人愿意,做起来才有意思,一句话就彻底地浇灭了那个秃顶大款的欲望。
二是精彩的草原文化背景。说实话,我虽然没有去过草原,但是心里十分向往。我相信大多数中国人对辽阔无垠的大草原也是心驰神往的。导演虽然并没有以唯美的方式来展示草原的美丽景色,只是以一种近乎写实的,白描的手法纯客观地记录草原风光,这已经充满诱惑。蒙古民族的风土人情展示的也不多,一些民族习俗礼仪也仅仅是因为婚礼需要才加以展示,但是哪怕是这样的一个小片段,蒙族风情也已十分浓郁,就像影片中图雅烧的奶茶一样芳香馥郁,十分醉人。
三是纪实的风格韵味十足。影片采取的是一种写实的叙述风格,在演员表演,拍摄手法,音乐衬托等方面都十分强调朴实无华,客观记录。演员几乎都是本色表演,几乎看不出那是职业演员,那是业余演员,反正都是类似质朴轻松的生活体验。在拍摄方面,据说影片摄影的艺术指导是位德国籍的艺术家,曾经从事过多年记录片的摄影工作。在他的指导下,影片的摄影风格显得很随意很率性很纯真,没有更多玩技巧的主观意愿体现在镜头里。音乐更是类似于采风的灌录,听起来很原始,甚至有些粗糙,特别是图雅和森格婚礼上的长调,原生态得很,味道特别浓,听起来很过瘾。
当然,据说这部电影的影院业绩却很惨淡。我看完这部电影后对它不能在院线掀起票房狂潮很能理解。民族风情是浓烈的美酒,对嗜酒的人来说,那是狂饮不已,连声赞道好酒好酒,而对不喜酒的人来说,一闻到酒味就有些排斥,就有些不爽。再说本片的情感描写也缺乏大开大阖,感情戏控制得很有章法,点到为止,不过分煽情,更不滥情。这对一般观众而言可能会觉得不过瘾,有些被压抑,被扼住咽喉的感觉,所以有些人不喜欢也在常理。
有人说它是一部文艺片,叫好不叫座,很有些道理,谁叫咱们老百姓不都是文化高深,追求内涵品味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