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听胡正荣教授讲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广电传媒业

(2007-03-19 09:47:52)
分类: 电视

听胡正荣教授讲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广电传媒业

 

周六下午,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广播电视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胡正荣为浙江广电作了题为《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广电业》的讲座,受益匪浅。

 

胡老师从四个方面展开题目:一、媒介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二、文化体制的整合;三、广播电视产业的变化;四、广播电视频道和栏目的变化。以下内容是我的听课中印象最为深刻,感到很受启发,或者我以为特别重要我也颇为赞同的一些观点。因为笔记速度的缘故,我不是很系统很完整地记录这个讲座的全部内容,而只是零星记录了一些观点,以备今后查考。

 

一、关于媒介的核心竞争力。

传统媒介全面下滑,只有新媒体上升。

媒介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有人说是“眼球经济”,这只对了一部分;有人说是“注意力经济”,也不全面,现在在美国,对收视率的关注度大幅度下降。

核心竞争力就是原创,就是创造力。

关于电视剧化,电视剧的收视率好其实是剧组的功劳,这不是电视台的原创东西。电视台最多是选片选准了,安排得好。

雷同、同质化情况严重。几乎所有的大陆电视节目都不是原创的,都有克隆的母本。

新闻越来越观点化。美国有一个新的电视节目叫“欧莱利因素”是一个新闻辩论性节目,向观众展示的是新闻的观点,是对新闻的评论。目前这个节目比较看好。

要有差异化的竞争。

美国“60’”节目几十年长盛不衰,最好的是内容。它的形式始终一贯,但是内容在不断变化。不像国内正好相反,形式变化很快,但是内容却很老套,因袭陈旧的很。

创造力的内涵是什么?包括了原创性和创新性。

目前关键是我们的人的创造力不够。凤凰卫视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充分发挥人的创造力,通过用工制度的创新,达到人的创造能力的最大化发挥。

中国目前的电视业做不大,规模效应不够。中国目前全国电视行业的收入大约是1000亿左右,折合美元大约是140亿左右,但是,美国时代华纳2004年的收入就达到了420亿美元。

好的创意转换成产品实现更多的盈利。好的节目要实现多次盈利,像美国,他们的电视节目需要不断为自己创造财富:拿一部电影来说,它至少有七次赚钱的机会:

1、首映;2海外上映;3、一次性付费频道的点播;4、全球发行DVD;5、付费频道播出;6、免费播出;7、重复播出。

 

二、关于文化体制的整合。

 

三、关于广播电视产业的变化

发达国家有线、无线和卫视其实是三种不同的业态。

时代华纳和美国在线合并之后,进行了整合,将所有的子公司进行了功能的重新划分,分成为上游做产品和下游做渠道。目前他的赢利比例是:电影以及相关的产品占26%,互联网业务21%,传播网络20%,电视台电台的广告20%,出版13%。

目前我们中国的三级电视覆盖的现状是不可持续的。因为这三级都是各自独立,互不往来的。要形成一种网状的结构,资源互通。

地方台作专业频道几乎是不可能的,没有那么多的资源。

 

四、关于广播电视频道和栏目的变化

现在我们节目的目标观众模糊。

卫视的差异化不明显,而卫视是最需要差异化竞争的。

央视10套在广州地区进入前10位的收视排行。因为这个地区没有类似的节目。

主持人个性化。“安德森·库泊360度”是CNN的旗舰节目,重大新闻事件主持人到现场,介入新闻事件,假如自己的观察判断。

媒介的竞争力来自哪里?

1、  营业额;2、  生产力水平;3、  低成本和高效率;4、  盈利能力;5、  投资;6、  研发能力;7、  人力资源水平;8、  贸易水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