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电视 |
今天,单位的同事告诉我,说《反恐24小时第六季》已经上线,她正在下载。大约已经有了前4集。
我喜出望外,本来我以为第六季不会那么早,而且第五季播完的时候好像曾经有传言说那是最后一季,因为里面一些熟悉的人物譬如大卫帕尔默、托尼夫妇、尼娜等等都已经用不同方式结束生命,他们的线索基本已经斩断,当时制作方出品方都对这个连续剧的前景有些不托底,所以有些懈。现在看来,情况有变,不但继续写下去拍下去,而且期待新的突破。对我来说,因为《反恐24小时》新一季的出现,每周期待的日子又到了。
我的确对《反恐24小时》非常着迷。我是在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接触到这个电视剧的,而且有趣的是,我是倒着看的。先看第四季,入了门,然后再看了第三季,欲罢不能,火急火燎地找遍音像店,好歹找到了第二季,看完之后,已经是病入膏肓,上瘾难戒了。我知道还有第一季,可是这个第一季因为发行时间比较早,当时市面上已经很难找到,当时我也不知道还可以从网上下载,就跑去和那个音像店的老板套近乎,希望他能够帮助找来第一季,最后总算如愿以偿。看完最后一个镜头,我长出一口气。去年,2006年,《反恐24小时》第五季在FOX推出,我基本上是和美国人民同步欣赏的。那可真是一段充满期望与等待的日子。每周一开始眼巴巴等候着同事告诉我新的一集下载好了,然后再给我送过来,我迫不及待利用中午午休时间看完,然后再仔细地考虑一下原先不太明白的内容,梳理一遍有些纷乱的头绪。然后就是新一轮的期待。一般地说,我不太会对下一周情节作预测,因为我觉得《反恐24小时》的编导就是擅长在你不能想象的地方做文章,什么地方是你估计不到的,那也许那就是新一周故事发展的脉络。当然,要是仔细想想,想得严格一点合理一点深刻一点,也未必想不透,即便是瞎猜,那故事的下一环节也能猜一个大概其。不过我很少去猜,一则这很伤神,费脑子,二则猜的乐趣是有了,但是看的乐趣却会大大降低,衡量一番,还是看完了就不想,只等新的一集来临更合算。
不过,我告诫我自己,惊险式样的电视连续剧其实是精神鸦片,看了注定要上瘾,戒不掉的。后来我又在想,为什么像《反恐24小时》这样的电视剧会如此吸引人,而像我这样的人为什么会如此着迷?
我想,《反恐24小时》的可看性大约有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当然是情节的跌宕起伏,峰回路转。一些精彩的文艺作品都有曲径通幽的情节设计,出乎你的意料之外,仔细想想又在情理之中。但是,《反恐24小时》的情节设计之离奇,人物命运落差之大,想象之大胆,无所不用其极,已经登峰造极,因而给人的刺激也是最强的。这样超强度的刺激没有人能够抵挡,没有人不被吸引的。
其次,是鲜活充满个性魅力的人物刻画。《反恐24小时》的人物个顶个精彩,让人过目不忘。杰克鲍尔是个反恐超人,典型的美国英雄,无所不能,充满神奇的智慧和特殊的感觉,他总是对的,总是能够在看来绝望的关头化险为夷,他的人格魅力光芒四射。在职业道德上,他总以美国利益为第一诉求,而把个人的生死放弃一边,这个个人包括他自己,也包括任何其他个人,甚至是美国总统,这种让人匪夷所思的举动既是十足的国家利益维护者的执著,又产生了极大视觉冲击力和思维震撼力。对杰克鲍尔我最感佩服的就是他的直觉。在很多时候,情况错综复杂,瞬息万变,一时难以判断,杰克鲍尔总是凭着超强的直觉做出判断,展开行动。这种超强的直觉应该是一种良好的职业素养,一种别人难以匹敌的能力。有时候有些东西一时并不能说出道理,仅仅是一瞬间的直觉,这种感觉其实是多年积累经验本质的反映,很及时,也很准确,有点像男女之间的一见钟情,那种瞬间产生的火花很难说出理由,但是就是那么把两颗心给贴近了。任何职业都会有这样的第六感,如果能够培养出这样的特殊感觉,而且这样的感觉总是对的话,那么,他就是一个非凡的职业人才。相反,假如有人一辈子从事某一种职业,但是却丝毫没有那种职业的超强敏感度,对自己所作的工作没有丝毫的特殊感悟力,没有职业需要的想象力和激情,那么,他可能永远是个浅薄的工匠,一个机械的低层次重复劳动者。如果还是拿男女的恋爱作比喻的话,就像是枯燥的婚姻,左手握右手似的麻木不仁。杰克鲍尔显然不是那样浅薄的工匠,他在自己的反恐领域游刃有余,达到了很高的职业意境。尽管我们知道这样的情节设计都是虚构的,现实中不可能有那么看来凑巧的运气,那么总是逢凶化吉的巧劲,但是,我们愿意看到这样的情节。
当然,里面的其他一些人物也尽量避免了简单化的处理,一些重要人物有血有肉,神采飞扬。这在惊险式样的文艺作品不是一件简单易行的事情,因为要展开情节,如果在紧张刺激的故事中过多地加进去人物个性的描写,就会破坏作品本身的节奏,变得不伦不类。《反恐24小时》在这方面处理的非常好,注重细节,刻画细致入微,但是点到为止,决不纠缠。这方面,那个长相难看,但是专业技能超强,坚定不移信赖杰克鲍尔的女分析师Chloe O'Brian是个典型。她的职业敏感和对杰克鲍尔的信赖构成了这个人物的主干,但是在生活方面她有时会变现的很幼稚,很直率,她的表演也很到位,一个专业人员的机敏和木讷,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有些不近情理的言谈,有些古板怪异的表情和健康聪明的心智在她身上交织,鲜明的个性张力被凸现出来。我以为这是这个电视剧中最成功的人物之一。
第三,美国国内的政治斗争,国际背景的恐怖活动,纯西方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还有就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难免的冲突都很吸引人。这些政治斗争都是最高层的,国际恐慌分子的袭击也是顶级的,其它方面的矛盾冲突也都是极端的。这样的情节展开对了解我们本来陌生的世界是有裨益的,用艺术的方式认知世界效果非常好。
第四,国际反恐怖斗争的大背景也是非常好的催化剂,这是《反恐24小时》成功的因素之一。铁别是美国 “911”事件之后,反恐是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谈恐色变,人人自危,每个人也巴望有朝一日彻底根治恐怖主义。而国际地缘政治的激烈较量又使得国际反恐斗争错综复杂,有人反恐,有人暗中支持恐怖分子,有人借着打击恐怖活动的幌子达到利益自己,牵制别人的目的。所有的这一切既在电视剧中有着深刻的反映,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
另外,这个电视剧在形式上也有很多创新,像每隔几分钟出现一个时间的概念,这既是增加了紧张惊险的气氛,同时也是起到了很好的间隔、阻断、顿挫的作用,还很新鲜,令人难忘。后来好像国内也有过这样形式的模仿之作,不过内容、情节上差了很多,有些东施效颦的感觉。
写到这里,我好像感觉到那种熟悉的情绪又一次袭来,我大约又进入了期待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