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处女驾(下)

(2006-11-03 21:33:17)
分类: 旅游
这样的情景中,能够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东西就只有游客的人头了。

看来,我们再也不能好好玩了,我们决定离开周庄。原本是准备立即去浙江的乌镇,这时候就有了一些犹豫,一则看了周庄再看乌镇差不多的水乡风貌景点,会不会有雷同的感觉,再则,同样是白天,会不会游人太多没有办法游玩?商议的结果还是去,既然来了,不去总是遗憾,去了失望总比不去遗憾要好,至少我已经到过了。

经过长途跋涉,到了下午二点多钟,我们来到了浙江乌镇。

来到乌镇,我们吓了一跳,据说桐乡乌镇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但是保存得要比周庄更好,周庄几乎已经没有最原始的建筑,给人的印象是一个仿制复原得很好现代古镇,而在乌镇,除了新开发的部分,还有一部分古镇风貌还是比较好地被保存了下来,也就是说他的仿古和存古处理得比较成功。现在乌镇古镇以东栅老街为主体的一期工程已经竣工,在2公里长游览线中的传统作坊区、传统民居区、水乡风情区、传统文化区、传统商铺区、传统餐饮区已全部开放。有香山堂皇药店、江南百床馆、钱币馆、茅盾故居、访庐阁茶馆、汇源当铺,还可亲自动手纺纱、刨烟丝、染蓝印花布等。从整个乌镇的角度来看,它就像是一个大的开发区,其崭新程度令人吃惊。

我对古建筑保护和开发利用素无研究,对其矛盾和难处也知之甚少,以下的说法纯粹是门外汉瞎说。一个古镇仅仅是保护恐怕很难持久,把那些原本就不太结实牢固的建筑依照原样保护起来,一百年可以,两百年行吗?一千年行吗?更久呢?如果说更久的时间有困难,那么是不是开发就是必然的呢?是不是与其仅仅研究如何保护,还不如研究如何开发,研究在开发的基础上保护呢?这样想着,心情变得沉重起来,对古镇前景和保护工作的出路的思考占据了我的大脑,心绪也变得有些抑郁,加以天气有些阴暗,好像即将要下雨的样子。

其实,这样的考量原本真是用不着的,对我们这样的驾车游玩家来说,不要负载太重,旅游就是旅游,怎样保护古建筑,恢复风貌那是专家和政府的事情。要是看了玩了觉得不好,下次不来就是了,何必一副悲天悯人的样子。这样告诫自己一番,顿觉豁然开朗,原本对两个水乡古镇的忧虑和不快也就烟消云散了。

不过,乌镇的有一个特点还是很令人钦佩的,从桐乡城前往乌镇大约十几公里,当地政府已经把这条通道修成一条很宽阔的高等级公路,隔离带,两旁绿化和漂亮的广告牌让通往乌镇的大门显得很有气势,也很悦目,足见当地对乌镇开发用足了心思。我到了很多景点,景点本身的规划和建设都很用功,化了血本,也很有特色,但是,往往一些通往景点的通道破破烂烂,不成体统,让游客们对景点的第一印象十分不佳,因而游兴也打了折扣,这一点对驾车出游者来说尤为重要。
当天,我们化了两个小时,对乌镇化走马观花似的看了一看,很多景点也都来不及看了,它的手工艺作坊,蓝印花布,百床展,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遗憾之处也很多,比如那些手工艺作坊很多不开工,只让游客自己看看摸摸,没有表演,如果有工匠专门表演,然后游客自己可以参与,那就有点意思了。

晚饭后,我们还是赶回杭州住宿。

第四天、小结

游了两个景点,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驾车游特别要注重选择地点。我认为驾车游的目的地最好选择在那些半开发的旅游景点,那些已经开发得很好,人气很旺的地方,是不太适合的。原因就是这些地方游客太多,基本上属于那种赶热闹式的游玩,这和驾车游自主性强,心情比较放松随意的特点不太吻合。驾车游者有时候往往会喜欢自己找点地方搞点野营野炊、篝火晚会之类的活动,那些比较规范的景点除了一些本来就可以举办活动的地方之外,恐怕很难找出合适的像样的地方让他们折腾。之所以不能选择未经开发的处女景点,那是考虑那样的景点(也许还不能算是景点),行车之类会很困难,而且各方面条件一点都不具备的话,游玩起来也会有难度的。当然,那些专找无人险峻地区搞探险之类的活动又另当别论。要找半开发的景点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文化方面的考虑。一般来说,那些经过长时间开发的景点,因为开发者意识和规划水平的问题,往往会有很多短期行为,那种杀鸡取蛋的事干了不少,本身景点仅有的一点文化内涵被消磨殆尽了,这对一般的游客特别是那些以赶热闹为主的游客来说没有太大的关系,一则他们可能不太在乎,二则可能在乎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发现,等到他们回味过来,已经在下一个景点了。对驾车游的人来说,情况就不是这样,他们的时间和路线都是自己掌握的,本来他们就是为了细细品味景点的文化内涵,看不到这些东西,他们的游兴大减,半开发的景点这方面的问题要好一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