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电视 |
这篇文章写于2004年,那时候沈冰正值当红,势头凶猛;王小丫更是炙手可热,左右逢源。不过其后两位美女都有些事情,沈冰回家生孩子,王小丫则是病休一段。如今生孩子的已经回到她的会客厅,病休的也已重新披挂上阵。在主持界,有美女生完孩子更美丽的说法,沈冰新形象越发的楚楚动人,王小丫则是从发型开始,以崭新形象示人,一副从头再来的架势。央视不缺乏美女,但是有内涵,有个性,让人看完美丽的外表回味其主持节目的,还远远不够。这让人很为央视担心,我写这篇文章,将这两个美女相比较的目的就在于此。欢迎光临我的播客:http://blog.sina.com.cn/u/1403338430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有了美女XXX”的说法,美女棋手,美女记者,美女警察等等,其中,也有美女主持人的说法,不过,我总觉得这样的说法有些牵强。因为电视台挑选播音员主持人用美女是再自然不过的,那难看的谁也不乐意看,本来节目不错,可是因为主持人长得难看,连带着节目也没有收视率,那罪过可就大了。可是话又说回来,美这个东西从来都是见仁见智的,美女主持人的说法恐怕也很难令天下人都认可,中央电视台的沈冰和王小丫是不是美女恐怕也不会得到完全一致的结论,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沈冰和王小丫的成功不完全靠自己靓丽的容颜,但是,美丽无疑是成功的重要因。
这是两个被称为CCTV美女主持的明星,在美女如云的CCTV,她们俩的漂亮是被绝大多数观众认可的,毫无疑问,青春动人充满魅力的外貌为她们在CCTV中脱颖而出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沈冰出任2000年日韩足球世界杯电视直播主持人、王小丫出任“2003站在地球第三极”攀登珠峰电视直播主持人找到佐证,让几乎不懂足球、登山运动的沈冰和王小丫参加直播,是节目创意策划者在断定美女主持会为直播报道带来轰动效应,而其伴随而来的负面效应可以消减到最低程度之后做出的选择,从直播效果来看,美女掺和褒贬不一,叫好声贬斥声都很热烈,而且理由都很充分,但是,在美女可以吸引更多眼球,体育因此有了新的活力这一点上,几乎众口一词,没有异议。
两场电视直播只是CCTV很多直播中的一部分,沈冰王小丫也不仅仅只有这两次直播,但是,这两次直播显然有着不一样的意义,那就是让人们思考这样的问题:美貌给电视转播带来了什么,美貌给美女们带来了什么,象沈冰王小丫这样的美女要想在主持人的岗位上呆下去,还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
让我们先来看看沈冰和王小丫的工作经历吧。
沈冰有着很好的专业背景。她在浙江大学学的国际金融专业,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读的是商业与财务系,毕业后到新加坡一家报纸担任财经记者,这一点很重要,如果沈冰将来能够在经济报道中取得成功的话,专业背景一定会是她超越其他主持人获得成功的支点。当然除了沈冰的专业背景,其它方面也有很多优势,比如她曾经有过专业模特T型台的经验,当过大学篮球队的主力,还有就是非常棒的英语交流能力。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沈冰经过CCTV主持人大赛的考验,这种考验不仅仅是对储备知识的检验,更是一种意志力的搏弈,沈冰经受住了这样的考验并夺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沈冰在CCTV的第一个岗位是《对话》,据说这是个精英栏目,当时领衔的制片人是CCTV第一个博士制片兼主持人王利芬,旗下包括美国哈佛的MBA张蔚等人,能够登上这个栏目的对象更是赫赫有名,比如吴敬链,他引用的那句“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已然成为对某种境界无尚追求的代称,比如金庸、柳传志、史玉柱、张艺谋、田溯宁等等。沈冰在《对话》栏目中如鱼得水,虽然这是她登上CCTV殿堂的第一个亮相,但是显然她很有数,对嘉宾的访谈得体大方,几期节目至今为人所称道。由于《对话》走的是精英文化的路子,从传播的角度来说属于那种窄播化分众化的方式,尽管作了很大的努力,但是收视率还是维持在较低的水平,影响力始终有限。王利芬、沈冰等先后离开了栏目。在经历了一段休整,在尝试了《综艺大观》、“韩日世界杯直播”等几个节目后,沈冰终于将自己锁定在《经济半小时》,这也算是沈冰回归经济报道的本行。之后,沈冰又开始新的里程:新闻频道新闻会客厅的女主人,这个客厅的男主人是大名鼎鼎的白岩松。如果说沈冰在《对话》,在世界杯,在《经济半小时》等节目上的表现多少还有些紧的话,那么,回到了自家的会客厅,沈冰对现场掌控游刃有余,轻轻松松就把事情给办了。
王小丫的经历也很丰富。在四川大学学的是经济系,大学毕业后,来到一个报纸当了几年的文字记者,后来上了北京广播学院进行了深造,分配到CCTV后,先后在《金土地》《黄金旅游》《供球热线》等栏目做过主持人,然后来到《经济半小时》担纲主持人,《开心辞典》开播后,王小丫升任主考官,随着《开心辞典》走进千家万户,王小丫的微笑也成为这个栏目的招牌而定格在每一个喜欢这个栏目观众的心目中。其间,在CCTV的一些大型晚会中,频频看见王小丫的身影,王小丫迅速窜红,成为继倪萍之后CCTV人气最旺的女主持人。应该承认笑容可掬的王小丫很有人缘,尽管在《开心辞典》中王小丫经常是一副大学问家的模样,仿佛她天生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对那些弱智的选手要时不时地开导教诲一番,但是人们宁可相信这不是王小丫的错,而是节目本身的问题,那些选手在做错了题目受到王小丫的教导之后也是一副虔诚领教的表情,谁也不去想其实这不过是一场游戏,一个圈套:事实上谁也不比谁聪明多少。
两位都是美女,也都是聪明人:王小丫用她灿烂而好似无邪的笑容征服了那些仅仅需要有人对自己笑的人,如果评选CCTV最佳亲和力奖的话,王小丫一定会高票当选。当然,我们在肯定王小丫的成就的同时,有一点不可忽视:《开心辞典》的确办得很对路子,不光上场闯关的选手,全中国的人都会觉得自己的智商是上乘的,要是给我机会,我一定能够创造奇迹,《开心辞典》满足了大家的要求,给了大家一个展示的平台,参赛的选手能不能答完所有的考题不重要,他们觉得只要上场,就能够证明自己的实力,所以参赛是第一位的,至于场外的观众心态也是很复杂,在他们眼里,那些答不上来题的人统统都是白痴,我要是上去,一准比他们强。有着这样一个外部环境的《开心辞典》,不管是不是如有人恶评的那样是个最没有智慧的节目,收视率高那是肯定的,记住了王小丫就记住了《开心辞典》,《开心辞典》让观众觉得王小丫不但漂亮而且聪明。《开心辞典》和王小丫都有着美丽的光环。王小丫的聪明在于她充分利用了《开心辞典》的平台展示她那副天真得甚至有些谦卑的神情。
让我们感到意外的是,王小丫和沈冰学的都是经济,又都有报纸工作经历,目前又都担任经济类节目的主持人,但是两人给观众的感觉却大不一样,王小丫从来就没有给人一个经济类节目专业主持人,一个擅长经济报道主持人的感觉,她也的确没有在经济报道中给人留下多么深刻的印象。尽管她进《经济半小时》的时间比沈冰要早得多,但是大部分观众还是更为认可沈冰在经济报道上的专业水准。也许沈冰最聪明之处在于她在CCTV始终没有离开她自己的专长财经报道。不论是她在《对话》中与经济界巨擘精彩的交锋,还是在《经济半小时》就一些经济现象与各方人士的探讨交流,沈冰在财经专业知识的储备让她显得从容自若,对一些经济现象的分析判断也显得丝丝入扣,尽管这些节目背后都有很强的策划班底,凝聚了集体的智慧,但是我们还是愿意相信,这就是沈冰在说话,在阐述,因为我们相信沈冰有这个能力,王小丫则恰恰相反,尽管王小丫自己表示:她的理想是当电视台经济类节目的出镜记者,“在镜头前阐释自己的经济观点和理念,是件很过瘾的事儿。”她说,主持《经济半小时》是她最喜欢的事:“那正是我多年来一心所追求的东西。”但是观众并没有认可这一点,在大部分观众的眼里,王小丫只是一个传声筒,从她嘴里说出来的内容并不是她自己的东西,如果我们看王小丫的节目觉得她说得不错,那也是别人教她这样说的。这是一个很值得玩味的事情,在这些节目中,主持人的表现与节目内容是分离的,而这种状况很可能会使经济节目本身的可信度受到影响。分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王小丫主持人的节目太多太滥,尽管在CCTV出镜率高让王小丫混了个脸熟,但是也让王小丫失去了自己的专业,人们可以看到很多节目中王小丫的身影,就再也想不起来她到底算是那头的—她都行,就是没有精通的。这就是一般观众的结论,这个印象一旦建立,就很难消退。二是王小丫的《开心辞典》影响太大,这个节目并不是一个纯粹的经济类节目,把它归纳到娱乐类知识竞赛节目更合适一点,如果说它和经济节目还有什么关系的话,那就是实现四个家庭梦想可以得到丰厚的奖品,价值若干。三是也许从电视播音主持专业的角度来说,王小丫远胜于沈冰,沈冰的普通话带着明显的南方口音,但是,王小丫在播音专业上的优秀并没有为她赢得多少观众的印象分,相反,这种专业播音的流畅和正统恰恰加深了观众先前的认识:王小丫是一个替别人说话的播音员,而不是一个很懂行的主持人。这一点也是王小丫与沈冰最大的不同。
分析王小丫与沈冰的主持风格,给我们最大的启发应该是:随着电视节目的分众化,我们需要更多的精通本专业的主持人,不是说每个主持人都成为专家学者,但是绝不应该是那种对本专业一无所知的门外汉。主持人可以玩票,比如王小丫主持登珠峰直播,沈冰主持足球世界杯,但是必须有自己的专业,或者说是自己最擅长的行业。以前我们经常批评体育解说评论员没有特点,他们只会播报双方队员的资料,介绍比赛的进程,他们水平高低仅仅是谁能把比赛的细节描述得更详尽,至于观众最想了解的问题如双方发挥得如何,双方的战略战术部署斗智斗勇进行得如何,战事未来会如何等主持人们也语焉不详,不能给观众更多的资讯,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情况,除了主持人个性的水平有差异之外,主持人的万能型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原因,体育评论员一张嘴可以说遍所有的体育项目,以不变的话语解说千变万化的比赛,这能把比赛说好吗?除了体育,其它节目也是一样,隔行如隔山,一个人的能力和智慧都是毕竟有限的,无所不包无所不知的万金油是不可能有的,我们所能够做的,就是尽可能的在自己的专业内做得更深刻,让你的专业受访对象没有陌生感,拉近你和他的距离,为完成节目打好基础。
还有一个重要的启发就是:仅有美貌是不够的,美貌不能垄断荧屏。关于这一点,人们已经阐述争论得很多了,我没有更新的观点,我想大部分正常的男人,都喜欢在荧屏上看得可心可爱的美女,如果让我选择:先看美女主持的烂节目还是先看丑男主持的好节目,那我的答案一定是先看美女,不过看一眼足矣,我马上会换台的,那个丑男也许能够让我真真切切,仔仔细细地把节目看完,心无旁鹜。这不是我的定力好,可以抵抗美女的诱惑,而是毕竟我们的目的是看电视节目所展示的内容,内容吸引人是第一位的,就象我们吃桔子,桔皮再好看,也不能吃,那桔皮包裹的瓤才是最要紧的,我想,这也是大部分正常人明智的选择。
顺便说一下,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很不喜欢王小丫装出一副聪明博学的样子。在《开心辞典》中,当选手答不上来题的时候,是王小丫最兴奋的时候,因为这时候她又可以端起教师爷的架子教导人了,尽管还是一脸笑容,可是那神情分明在说:傻小子,听着,本主持人好好开导开导你,这个题目的答案是这样的。有时,即便选手答出了正确答案,她还是忘不了诲人不倦,喋喋不休一番。当然,这样做可以解释为《开心辞典》是一个益智类的节目,承担着传播知识的功能。但是,我们还是以为这样做不妥,电视益智没有错,但是观众未必是带着学习长知识的目的看节目的,你要是润物细无声,那么,学得一点是一点,要是一副传道授业解惑的架势,那这节目看起来太累,不看也罢。王小丫要是和我们一样,也会经常出现答不上来的时候,那这节目一定更有看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