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唐棣
唐棣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7,633
  • 关注人气:23,65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喜欢国粹京剧的几个理由

(2006-10-09 16:20:48)
标签:

京剧

国粹

分类: 娱乐

昨天突然发现一个京剧网站,上面都是经典的国粹唱段,开始发疯似的下载,然后反复听。正好昨天在医院陪夜,不能睡觉,听京剧成为醒夜好方式。昨天因为时间的关系,下载的不多,只有程派的锁麟囊,主要是张火丁演唱的,今天白天又下载了不少什么沙家浜的,智取威虎山的,也有传统剧目比如空城计、贵妃醉酒等等的,听着的确过瘾的很啊。

 

当然,以我对京剧的了解,我听京剧起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样板戏熟悉。几乎每个当年流行的样板戏,也就是那八个脍炙人口的本子,我都喜欢。说实话,听这样的京剧绝不仅仅是欣赏一种艺术,而是回忆历史,回忆过去的岁月,多少有一些整理情绪的意味。我们对京剧这样的国粹的了解和理解,是从样板戏开始的,也许这不是京剧博大精深的全部,我们在并没有领略京剧的精髓的情况下就以为自己懂得了京剧,这多少有点像盲人摸象。而且,八个样板戏虽然堪称精品,所谓十年磨一戏,但是毕竟诞生于那样一个充满着左的思想潮流的年代,在所谓的破除四旧的基础上完成的京剧改革,而破除四旧是以雷霆万钧之势对京剧进行了精神扫荡,所以,这样保留的京剧到底有多少精华多少灵魂的东西,就很难说了。也许京剧的确需要改革,要跟随时代的脚步,但是绝不是文革那样的斩尽杀绝,因此,我们理解的京剧远不是本质意义的艺术,是带着浓厚时代特征,精神烙印的符号。我们不能说这样的京剧不好,尽管它的确距离真正的京剧艺术有不少距离,我们只能说那是历史,那是一段令人铭心刻骨的记忆,每个人一段真真实实的经历。对我们这个年龄的人来说,样板戏已经融入自己的血液,多少有些灵魂附体的感觉。

 

二是我们距离真正的京剧还有不少差距。那个京剧艺术网共收录了4388个唱段,我点击进入,应该说大部分是陌生的,除了为数不多的几个名家名段,其它的大部分似是而非,有的甚至相当陌生。我当然没有为此感到沮丧懊恼,因为既非专业演员,也非发烧票友,更不是研究人员,不熟悉是正常的。传统剧目浩如烟海,门外汉要是都能熟悉掌握那岂非怪事?这也给我们留下一个课题,将来我退休了,还可以在这一方面再钻研探讨一番。当然不是像那些票友一样每天在公园吊嗓子,三五好友摆个架势,圆个场子。我大约不会那样,我始终认为专业和业余的应该有区别,那样聚众的方式多少有些专业意味。业余爱好就是没有人的地方,或者自己可以发挥的地方发挥一下就可以了,如果搞得比专业还热闹,那不是让人笑掉大牙?

 

第三,我有意识地下载了同一个内容不同演员的唱段作比较,就我这个业余的听来,差距也是非常大的,不能说水平高低,但是我听来好听舒服与否还是很明显的。像张火丁的锁麟囊几个唱段就比其他的演员要好听一些。样板戏也是一样,那个《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谭元寿先生,李光先生的要高出另外一个演员的许多。

 

当然,欣赏京剧的门道还有不少,今天大约还要陪夜,那就继续欣赏吧。

 

还要补充一些有关京剧的文史知识。那时作为欣赏不可或缺的。当然,光是听个响,不补也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