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燕子育儿祺祺姑娘亲子阅读 |
分类: 祺爱阅读 |
祺的第一套数学启蒙书是《开心的米莉茉莉数学游戏》,我努力的想也没想起这套书是什么时候买的,应该是12年六一,祺四岁多点儿,一起买的还有双语版的《开心的米粒茉莉》。
买这套书的初衷是祺的语言表达能力早早的表现突出,也很早的表现出对阅读的喜爱,而我给选的书基本都是绘本。有一天看一本书,说数学和音乐对一个人的一生影响很大。有时候有些想法一直在你的脑子里萦绕却没付诸行动,而一个人一件事或一句话往往会点醒你,该行动了。我突然意识到,这伶牙俐齿的小嘴儿还没有数学概念,因为她有一位学理科的妈妈,绝不能忍受一个不识数的宝宝。但是她的妈妈绝不会教她1+1=2。或者像网络某视频逼着孩子背一 一得一。。。五 五二十五的乘法口诀。
还是那个总则:一切教育和学习都变成游戏就简单了。
我希望有一套系统的儿童数学启蒙书,还必须适合祺,我上网淘了大半天,选择了这套《开心的米莉茉莉数学游戏》,因为我喜欢书里米粒茉莉两个孩子的形象,有点儿像祺的样子,书里涉及的数学知识点也很多而不是简单的加减法。而每个知识点是通过设置一段生活情景,像讲一个小故事或者像做一个游戏引出知识点。孩子根本不会感觉到这些数学书和那些绘本有什么区别,就那么一直兴致勃勃的想做里面的游戏,而数学知识这时候已经亲切地生活化地走进她们的脑子里。
米莉茉莉数学游戏书一套共10册,祺不是在集中时间看完的,断断续续分三个阶段,这个我有很大的责任。书是放在爷爷奶奶家的,看这套书的时间是祺从幼儿园回来,大人们吃饭的时候,祺看这套书。开始祺还不识字,每次不让妈妈吃饭,缠着给念上面的小情景,然后自己拿着笔在下面涂涂画画。
因为我考虑毕竟数学是动脑子的,不想让她太累,每次讲三四个便分散她的注意力看其他书或做其他事情。祺每次都看得不尽兴:妈妈,我还想做一个,最后一个。中间因为爷爷奶奶回老家,便中断了。因为家里的书太多,也没再拿回来,第一次大概看了三四本。第二次也是相同的理由,大概是看到6。这次爷爷奶奶回老家,我把剩下的没看完的拿过来了。眼看上学了,再不看完这启蒙就没意义了。其实今年春天我给祺另外选了一套数学绘本的书,还没有开封。于是打算这两个月把剩下的看完,把新买的也看完,也不辜负我精挑细选了大半天。可是买了为什么没看呢?哎!只怪书太多了。
虽然没有集中时间看,但是从祺的表现,这套书已经起到了它启蒙的作用。原来一起出行在车上无聊时,祺会和妈妈玩儿词语接龙的游戏,而现在则丰富多了,有时候玩词语接龙,有时候给我讲故事,而有时候祺则兴致勃勃的给我出数学题想考住我。生活中,凡买点儿零食之类的事情,我把钱给祺让自己去,我则远远的站着,祺买了东西,很有成就感的跑到我身边把找的钱给我:妈妈,雪糕一块五,给我找了三块五。生活中无处没有数学,绘本启发我们,我们如果能让孩子参与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数学的智慧,数学变得有血有肉,功利一点儿讲,孩子上学后起码不会对一堆数字厌烦。
现在祺已经认了很多字,所以剩下的书都能自己边看边玩儿,偶尔不认识的几个,问问妈妈。有一次我忙,祺爸给祺念小情景,念完了祺在哪儿想怎么做下面的数学游戏时,祺爸忍不住提示祺。而我也毫不客气的把祺爸叫到一边:只需要给她念一遍情景,如果不能理解再给她念一遍,实在不行第三遍。这就是我们任务,不要做任何提示。让她自己玩儿,不是教她知识,是培养她兴趣。育儿方面,祺爸比较听从我的。我陪祺看这套书也是这样,而孩子的领悟力往往超乎我们的想象,偶尔不能理解,我们没必要急着引导她得到答案。让孩子自己去思考,思考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和锻炼逻辑思维的过程。
下面的图是祺涂画过的页面,基本我都没有检查,没有时间也觉得没有必要,而陪祺一起看这套书的时候,我发现她是基本能理解并做对的。
p1:这本书是一套十册,另外五册在爷爷家,所有没有全家福了。

p2-p9是里面的数字游戏,米粒茉莉一个黑头发一个黄头发,我每次都分不清楚,祺则从来不混淆。可爱活泼的孩子们,生动的场景仿佛就是我们自己的故事。








每本书里的贴贴乐是祺的最爱,开始的时候祺贴完把贴贴了丢在一边,下次看的时候到处找,有一次她说想起一个好办法,每次贴完了,再把贴贴乐插在书里,这样就没再弄丢过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