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医疗处方的“甲骨文”化趋势

(2006-10-24 00:15:16)
分类: 杂文随笔——我思故我在

医疗处方的“甲骨文”化趋势
(说明:上图来自于互联网)

  因为公费医疗尚未取消的缘故,俺这隔三差五有病没病的都要去趟医院;也正因为打针吃药不用掏钱,俺才很少关心医生的处方上都写了些什么。可是某日排着一字长蛇队等着抓药,实在无聊就低头凝视处方了N分钟。结果发现,除了几个用于标识剂量的阿拉伯数字外,处方上面的字几乎一个都不认识。于是景仰之余,毅然将处方文字定义为“甲骨文”。今日无事仔细琢磨后发现,医生之所以开出“甲骨文”式处方,原因是复杂的,意义是深远的。

  1、避免行业恶性竞争,维护良好医疗秩序。我不说大家也都知道,与电信、移动、电力等垄断行业相比,医疗卫生系统还是需要市场竞争的,偶尔还是讲求一些市场规则的。当然医院有大有小,卫生系统良莠不齐,有时难免鱼龙混杂。如果咱们正规医院开的医生药方流入江湖郎中或庸医们手中,或者被各种无证无良的路边药店识破,大家必然会争相传抄这些经过专家把脉,精密仪器检测后形成的专家处方。既可能造成某种药剂需求量剧增,进而形成行业内恶性竞争,又会因盲从权威迷恋仪器,影响卫生系统业内之士继续深层研究的积极性,对于提倡医术精益求精,维护良好医疗秩序都是极为不利的。因此,越是正规医院,处方保密性越强;越是大腕专家,文字越接近于“甲骨文”。
  2、有效缓解医疗纠纷,创建和谐医患关系。伟人都难免会犯点错误,因此医生护士们偶尔脑袋短路出点差错啥的,大家也不要大惊小怪的。不就是钳子忘了取出来那点破事么,想想咱们自己不还常常锁上门后才发现钥匙丢在了家中么。医生那么高强度、高精度的工作犯点错,咱也不要大炒特炒说是医疗事故什么了。不就是治感冒却用了保胎药么,咱们居家过日子不也是常常把白糖当作盐巴、麦苗认作韭菜?当医生处方越来越接近于“甲骨文”以后,即使出了点差错闹出点纠纷什么的,缺乏医学常识的患者很难找到医生曾经晕头转向过的证据,最后只好苦思冥想从自身找原因。这对于缓解医疗领域的事故纠纷,创建和谐医患关系都是有利无弊的。
  3、巧妙应对医药代表,坚决抵制业内违规。签名的事大家都经历过,即使你自己没给别人签过名,也多半索要或试图索要过偶像们的签名。实在没有签过或被签过,总见过城市天桥上几元钱一次做签名的流浪艺术家吧。其实,各类人签名的环境与心境都是不同的。歌星影星们给FANS签名时,都是职业微笑中夹杂着不同程度的不耐烦;球星们在给老板签名时,多半是边签边想着呆会老板到底会给多少签字费;而医生们在给医药代表们签名时,总在心里嘀咕着那小子这个月的回扣算得到底对不对。如果仅就医生签名而言,每位医生龙飞凤舞的风格又是相同的,咱绝不能给不守“行规”的医药代表们将来反咬一口留下字据或口实什么的。所以医生们的字体逐渐从行书过渡到草书,现在资深专家的处方,多半已经达到狂草的境界了。

  基于医生使用“甲骨文”式处方的三大益处,笔者强烈建议医疗卫生行业加快推进信息化进程,将高科技成果广泛应用于医生处方。比如大力普及类似于电报密文的医疗处方,患者如果不是打入内部的别有用心人士,休想破译此等高科技处方。至于杜绝市场恶性竞争,各家医院可以制定不同的电文编码标准,如果想破译,也要拿出当时解放军破译国民党电台的职业精神才行。如此一来,我想医疗事故、医药代表、医患关系,这些医疗卫生行业的敏感词汇,出现在各大媒体上的频率有一定有望大幅度降低的。昔日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形象,也一定会重新树立在俺们这些对医生奉若神明的患者心中。

  博内相关文章:儿童医院一日见闻实录
 
  PS:本文被新浪博客健康栏目推荐置顶,留下文字以备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