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举报记:10月19日到20日

到这时,能够确定的是:这是一个违规的文件,而开发商隐瞒了许多,并在市规划局内部的配合下开始了公示,甚至获得了保驾护航。
虽然我们能够说它是非法的,但这个程序一旦启动,是否有外力能够让它停下,还是没有办法阻止它顺着惯性直到下发许可证和开工?
19日时,三江雅苑的居民基本形成了几种方案,一种最无奈的是继续打电话,这可能也是开发商和规划局喜欢的方式,因为到最后他们可以说没有收到电话,也就是没有意见。第二种,三江雅苑有一个比较强大的业委会,也在努力,他们的方法这里不介绍,但相信每个人都在努力。第三种,由于事关切身利益,我不想置于事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增加事情成功的可能性,于是我更像是一种在少数人帮助下的单独行动。
整个事件真正的节点还是在于11月1日。如果过了这个期限,规划局发出了许可证,那么让它认错的可能性就更加渺茫。只有赶在这个节点之前,在它没有发出时,由于感觉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拒绝发放,才是又给他们面子,又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这个龚建伟却主动将沟通渠道关闭了(故意留错电话和不接电话),没有电话和他联系,这就给正常的沟通带来了极大的麻烦,也不利于纠错。所以,最大的问题是如何让这个始作俑者看到我们的消息,无法装聋作哑。
我的看法是:既然龚建伟不接电话,就已经表明了他保驾护航的决心,要在这个层面上和他沟通,可能已经无法解决问题。如果想解决问题,只有将事情捅给他的上级,甚至更上级,如果能够幸运地遇到更加明白的人,才有可能阻止他。
但由于我只把大理当做写作基地,对于大理的社会和政治并不够了解,所以,面临着数重困难。
第一,必须有足够的证据,才能将真正的危险摆在他们的面前。
第二,用什么渠道给龚建伟的上级发信,而且还必须碰运气他们乐于去看你的材料。
第二个问题先不谈,19和20日主要解决第一个问题。
在搜集证据上,主要是证明滑坡和塌方风险并不是空穴来风,这一点并不难,因为小区所在的山体叫做青光山,是一座土山,这一座青山绿水已经被开发商建满了房子,但是,除了附近这六座高楼之外,其余地区都由于怕塌方危险,不建设高楼,只建多层洋楼和擦边别墅,这就让我们附近的高楼群显得更加古怪。
而在我们居住区不远处,就有一个大的滑坡点,这个滑坡点已经存在了一段时间,周围的人也都知道,但政府从来没有管过。
在拍摄这处滑坡时,我心里不断地感慨着,因为在塌方的上面就孤零零耸立着一栋小楼,这也是属于邻近的小区,小楼有六层,大约有十八到二十四户居民(不十分确定),距离塌方点的距离已经只有几米。滑坡早已存在,但政府和小楼所属小区并没有做任何的补救手段,就让它继续在那儿。也就是说,在这座山的其他地区如果出现塌方和滑坡,也同样不会有人管。
这处滑坡所在地本来也有石头挡墙,但仍然无法阻止塌方的出现。
这处滑坡的小楼只是六层,但如果这样的情况出现在我们居住区,上面30多层的高楼势必对人民群众的生命造成更大的风险。
只有看到这样的滑坡点,以及政府的漠视,才知道风险是现成的。依靠开发商的道德血液和行政人员的智商是无法预判到这种风险的。只有靠自己自救。
这两天,我除了拍摄滑坡和我们自己小区的地貌,还写了份材料,准备递交给有关部门,希望能够引起他们的重视。其中强调了地质风险之外,还叠加了人为的腐败因素。
但是,另一个问题是:现在政府都戒备森严,连个电话都查不到,对于反映问题更是敬而远之,又如何才能找到那些能够做决定的人呢?
我并没有数,只能硬着头皮去尝试。
图一:滑坡点。这个滑坡点存在了一段时间,政府并没有处理,小楼距离塌方点很近。
图二:滑坡点破碎的石墙遗迹,有时候石墙并不能挡住巨大的应力。而开发商还将破坏石墙。
图三:三江雅苑的石墙和背后的高楼。高楼距离石墙坝体最少处只有几米远。石墙坝体两到五米。这道石墙正面临着被开发商破坏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