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民歌设擂西安

(2007-12-31 15:57:40)
标签:

民歌

原生态

西安

音乐文化

刘海萍

元旦电视

杂谈

 2008年1月1日至4日
陕西卫视  中国原生民歌大赛  民歌贺年
左权民歌手刘海萍2日晚上演唱
《樱桃好吃树难栽》
 
2007年12月19日至21日
我在西安观摩了比赛
非常精彩
有兴趣的朋友注意收看
 

     拿掉了一个“态”字,过去以“原生态”为内核、以“中国南北民歌擂台赛”为名义的赛事,而今更名为“中国原生民歌大赛”,2007年冬至日前夕在古城西安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57组歌手分三个组别进行了三天的比赛,每组分别决出金银铜奖各一二三个。

     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歌手,以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方法,演唱不同的民歌,其可比性一直就受到质疑。尤其是中央电视台的青歌赛设置了“原生态唱法”比赛,这样的争论更是普及到了民众中去。面对质疑,主办方代表、文化部民族民间文化发展中心主任李松说:之所以搞这样的比赛,并不想证明孰优孰劣。比赛仅仅是一个吸引注意的形式,真正的目的是展示各民族丰富的音乐文化。原生民歌评奖确实比别的赛事更具难度,但是,文化部想以这样的方式,告诉公众我们应该对不同文化有应有的尊重。这表达的其实是一个国家的态度。

    文化的多样性如同生态的多样性一样,是今天非常值得珍惜的遗产。自然生态的恶化已经受到了关注,各种绿色和平组织的呼声越来越引起世人的重视,同样,文化生态的恶化一样值得人类反省自身的作为。

    赛前,陕西卫视搞了二十集系列片《中国原生民歌文化发现之旅》。既然是我们的民间,为什么还要发现?我们什么时候离开了自己的民间?我们什么时候对自己的民间陌生了,生疏了,甚至淡忘了,或者已经彻底地遗忘了?谁忘记了民间?谁忘记了民歌?

    “中国原生民歌大赛”是首次以文化部与省级政府联合主办的国家级赛事,但是因为以电视台录播的样式于2008年元旦才与电视观众见面,所以比赛期间对于普通西安市民来说,几乎不知道有这样的一个活动。在西安街头,看不到任何与比赛有关的宣传。即使在组委会与评委驻地、在电视台录制现场,相关主题的宣传也一概见不到。

    城市化使得民歌的地位已经非常的边缘,在恢弘的西安举办原生民歌大赛,很难引起公众的兴趣。而此前已经举办三届 “中国南北民歌擂台赛”,尤其是第二届设擂“开花调之乡”——山西省左权县,引起的轰动就大。而“中国原生民歌大赛”如果在陕北的榆林、延安,或者下面的一个县城举办,会不会比今天在西安更有群众基础呢?

    即使在电视台的录制现场,歌手与观众之间也没有交流与互动,我心里想:为什么不给歌手一个唱民歌的理由?来就是为比赛而来,没来由地开口就唱,我想民间歌手很难找到表达的最佳方式。奥运会要有对手,在民间要有环境。在电视台演播室里,只有少数对民歌没有多少热情的组织来的观众也一字儿排开的评委,他们都不说话,歌手唱得什么劲儿!

   演播大厅的舞台以灯光效果设计出的大约是一个古老的瓷盘打碎的瞬间,碎片四散而去,一遍一遍地……是不是象征着我们的传统仅仅留下这些民歌碎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